Custom Search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ASNB To Issue 1 Billion New ASM Units Next Week

KUALA LUMPUR, Nov 28 (Bernama) -- Amanah Saham Nasional Bhd (ASNB),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Permodalan Nasional Bhd (PNB), will launch one billion new units of Amanah Saham Malaysia (ASM) on Dec 1.

PNB president/chief executive, Tan Sri Hamad Kama Piah Che Othman, said the new units would be opened for subscription at 8.00am simultaneously at all the ten ASNB's full operation offices and its 1,627 agents' branches nationwide.

"With these additional units, the fund size of ASM will increase to 7.2 billion units compared with 6.2 billion units currently," he said when announ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even sen per unit income distribution for ASN3 here recently.

To enable more people to invest, Hamad Kama Piah said a subscription limit of 10,000 units for each account would be imposed from Dec 1-7 and no limit would be imposed after that period.

"The most recent offer of ASM's additional units was in July 2007 which saw all the 500 million units, capped at 50,000 units per investor, fully taken up in 30 minutes," he said.

Since its launch, the average income distribution for the ASM funds was 7.12 sen per unit.

In a statement, PNB said the units would provide good investment opportunity for investors despite the volatility of the stock market in recent times.

Hwang DBS Securities fund manager, Teoh Han Chong, said he was comfortable with investments in PNB as the unit trust agency has been conservative, prudent and able to consistently provide good returns to unitholders.

"The returns have been good at about eight percent per annum, but I will be more satisfied if it can be maintained at about five percent to six percent," he said.

He said the returns of five percent to six percent were "still good" compared to the current fixed deposit rate of about 3.5 percent.

-- BERNAMA



Copyright © 2008 BERNAMA. All rights r

Tuesday, November 25, 2008

Monday, November 24, 2008

丘老師ABC時間part2.flv

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Och-Ziff第三季净亏近7000万美元

Och-Ziff第三季净亏近7000万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03:30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旧金山11月4日讯】北京时间周二晚,Och-Ziff资本管理集团(OZM)宣布,刚过去的财季出现净亏损,一些投资者已采取赎回行动,但公司主要对冲基金的资产总额中现金的比例仍超过三分之一,公司准备将这些现金投资。


  身为世界最大对冲基金公司之一的Och-Ziff指出,第三财季净亏损6940万美元,合每A类股1.07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水平。一年前Och-Ziff净亏损3.399亿美元。(注:Och-Ziff于2007年11月上市,因此去年第三季该公司没有上市交易股。)


  Och-Ziff还公布了所谓的可分配盈利数字。该盈利指的是来自主要对冲基金运营的盈利减去修正后所得税。


  税务修正假定管理层持有的所有特殊股和授予员工的受限股均以1换1的比例转换为常规A类股。Och-Ziff指出,每A类股盈利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公司的财政表现。


  第三季的可分配盈利总计5430万美元,合每A类股14美分。据汤姆逊-路透公司进行的调查,市场分析师平均预期Och-Ziff每股将盈利13美分。

  截至周二美东时间下午2:25(北京时间周三晨3点25分),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Och-Ziff股票上涨12%,至4.91美元。


  Och-Ziff力图在下跌的市场环境中使麾下的对冲基金产生稳定回报。但是,它不可能躲过九月和十月市场动荡的冲击。该公司麾下最大的基金 -- OZ Master Fund -- 十月份净值下跌了6.63%,进入今年以来已下跌约12%。


  上个月OZ Europe Master Fund贬值5.14%,今年的累计跌幅为13.13%。此外,十月份OZ Asia Master Fund缩水11.78%,今年迄今的跌幅为26.66%。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瑞再净亏3亿瑞士法郎

瑞再净亏3亿瑞士法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03:2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萍

  11月4日,瑞士再保险公司(下称“瑞再”)发布业绩报告称,2008年三季度净亏损3.04亿瑞士法郎,第三季度每股亏损0.93瑞士法郎,前9个月每股盈利2.66瑞士法郎。

  三季度,瑞再的股东权益较上季度下降6%至241亿瑞士法郎,与6月底77.65瑞士法郎的每股账面价值相比,9月底的每股帐面价值下降幅度不大,至74.16瑞士法郎。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之下,瑞再没能幸免。报告披露,其第三季度结构性信用违约掉期的按市值调整浮亏为2.89亿瑞士法郎。受此影响,瑞再虽然在今年的前9个月录得8.84亿瑞士法郎的净营运收入,仍没能在第三季度逃脱亏损的厄运。

  受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按市值调整损失、以及对冲成本的影响,瑞再前9个月的年化投资回报率为3.4%,但第三季度的年化投资回报率仅为1.6%。

  瑞再披露的投资组合显示,超过50%的比重配置为现金、短期存款、国债或有政府为后盾的投资工具,“三季度,通过进行对冲操作,集团与企业信贷相关的风险敞口大幅降低。与之相似,通过出售和对冲操作,集团减持了上市交易股票组合”。
  瑞再称,资产负债表情况良好,资本充足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业绩报告显示,瑞再传统产寿险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财产与意外险的营运收入下降至9900万瑞士法郎。剔除已实现损益后,2008年第三季度财产与意外险的营运收入由2008年第二季度的18亿瑞士法郎降至7.1亿瑞士法郎,综合赔付率为99.8%(剔除折现值回拨后的综合赔付率为97.6%),而前9个月的综合赔付率为96.4%(剔除折现值回拨后的综合赔付率为94.4%)。

  瑞再解释称,这主要归因于投资回报率下降、选择性地承保及自然灾害理赔额大幅上升,一旦市场情况恶化的早期指标得到确认,将把资本转移投入财产与意外险业务。

  9月23日,瑞再曾披露,其初步预计飓风艾克相关的理赔额为2.5亿美元。由于有指标显示美国中西部及近海能源方面的保险理赔将上升,瑞再现调整其预计理赔额将提高到3.15亿美元,加总对飓风古斯塔夫的合计净理赔额将约为3.65亿美元。
  受金融市场动荡和北美死亡率上升的影响,三季度,瑞再人寿与健康险的营运收入下降至-6.14亿瑞士法郎,已实现投资损失净额达到5.72亿瑞士法郎。

  在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以及客户对再保险需求大幅上升的情况下,瑞士再保暂停了股份回购计划。截至2008年10月底,集团完成了77.5亿瑞士法郎股份回购计划目标的51.2%。

  瑞再表示,其仍能在2010年4月前完成计划。

  瑞再首席执行官艾建郡 (Jacques Aigrain)表示:“瑞再将维持对本周期内每股盈利增长10%以及股本回报率达到14%的目标不变。而瑞再高度多样化以及员工的丰富专业知识,将使我们处于有竞争力的地位,从当前的市场演变中获益。”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瑞再已经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裁员及收缩部分岗位,瑞再在德国的机构计划裁员1000人,其在美国的机构亦有裁员500人左右的计划,以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但尚未有消息显示,裁员是否波及亚太区域。瑞再亚太区总部设在香港,目前在亚太区员工人数超过900人。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D.R.Horton预计第四季将亏损8-9亿美元

D.R.Horton预计第四季将亏损8-9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01:11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波士顿11月5日讯】北京时间周三晚间,受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影响,美国房地产建筑商相继公布了利空财报,一些公司还出于保留现金的目的削减了股息。  

D.R. Horton (DHI)在周二盘后表示,预计第四财季将蒙受8亿美元至9亿美元亏损,这个业绩中已将大约3.5亿美元税项所得计算在内。该公司去年同期亏损5010万美元。

  D.R. Horton董事长唐纳德-霍顿(Donald Horton)在声明中表示,“在第四财季以及10月份,房地产市场状况持续恶化,这表现在止赎案例增多、新房和二手房库存量同步增加、抵押贷款市场流动性萎缩等方面。”他表示,“此外,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失业率增高以及资本市场出现的前所未见的波动等利空因素,使消费者信心低迷。”

  这家德州建筑行业巨头表示,上一财季房屋销售营收比上年同期锐减一半,降至15亿美元。购房合约取消率,即被取消的房屋销售订单占到全部销售订单的比例,高达47%。

  D.R. Horton表示,预计上一财季土地和房屋库存方面的资产减值开支将达11亿美元。

  Fox-Pitt Kelton机构分析师罗伯特-史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表示,“鉴于过去两周其他房地产公司公布的低迷业绩,我们预计D.R. Horton公司上一财季业绩将非常疲软。”史蒂文森将D.R. Horton股票评级定为“减持”,并表示购房合约取消率高达47%,将是这一财季所有大型房地产建筑商中最高的。

  但是D.R. Horton表示,公司已创造了超过5亿美元的现金流,在第四财季结束时资产负债表上有14亿美元现金。投资者似乎受到D.R. Horton公司现金流状况改善的消息鼓舞,今天早间该公司股价涨幅一度超过15%。

  这家公司表示,第四财季的净销售订单减少了38%,降至3977幢。此前瑞士信贷分析师丹尼尔-奥本海默(Daniel Oppenheim)预计该公司净销售订单数字将减少42%。

  奥本海默表示,“我们认为,D.R. Horton公司实行了激进的降价促销措施以提高销售收入、增加现金流,使其净销售订单状况好于预期。预计这家公司还将采取激进的价格策略。然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很多上市和未上市房地产公司今年10月份的状况比9月份还要糟糕得多。”

  美东时间周三中午12点整(北京时间11月6日01点整),D.R. Horton股价上涨了63美分,涨幅9.2%,报7.5美元。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美元全线挫败

美元全线挫败 欧元创历史最大涨幅


发布时间:2008-11-05 09:35 来源:中国证券网

在美国大选结果即将揭晓之际,美国股市大幅上扬,并带动外汇市场的风险偏好升温,从而导致美元避险买盘减少,受此影响,纽约市场周二欧元/美元大幅上涨,并创下历史单日最大涨幅,盘中一度突破1.30,美元指数则创下13年最大单日跌幅。

此外,货币市场压力缓解的迹象,以及市场关于美国政府可能将推出第二个经济刺激方案的预期,也提升了风险偏好情绪。纽约午盘,道指大涨近300点。

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周二公布的定盘数据显示,伦敦较长期的美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回落,其中,3个月期的美元Libor触及自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2.70625%。欧元和英镑Libor也下跌,但跌幅较小。

Custom House全球外汇公司的首席交易员Mark Frey说道:“只要美国股市继续反弹,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继续下降,美元可能将进一步承压。”


布朗兄弟哈里曼(Brown Brothers Harriman)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表示:“美元今日遭受全线挫败。市场紧张情况的确有些缓解,预计美元调整进程可能将持续数周。”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美国最古老货币基金清盘

美国最古老货币基金清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03:42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于春敏 吴秀娜 (实习生)发自上海



  在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就连享有“最安全的投资工具”美誉的货币基金也在劫难逃,不但多只货币基金跌破1美元面值,有的甚至遭遇清盘命运。在14年来首次跌破面值、被迫暂停赎回一个月之后,美国历史悠久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公司储备管理公司(ReserveManagement)旗下的首要(PrimaryFund)货币基金已于日前开始清盘。

  暂停赎回一月后启动清盘


  作为美国历史悠久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公司储备管理公司旗下最古老的一只货币基金,9月12日前,首要基金(PrimaryFund)的总资产高达640亿美元。然而,受累于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保护,Primary基金持有雷曼兄弟发行的价值高达7.85亿美元的中短期商业票据无法兑现,消息既出,紧随其后的是一轮恐慌性的抛售,投资者争相从Primary基金及该公司其它的货币基金中撤离。据彭博社报道,在雷曼破产后两天内,Primary的资产缩水60%,骤跌到260亿美元;9月16日每份资产价格跌到97美分,低于1美元,这是14年来第一只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价格跌破1美元面值;截至9月30日,Primary基金的总资产为510亿美元。之后,该基金宣布暂停赎回。


  在暂停投资者赎回一个多月后,储备管理公司10月30日启动了首要基金的清盘程序,清算该基金资产,并开始陆续向基金投资者返还剩余的基金资产。

  首批返还金额为260亿美元


  为顺利完成该基金的清盘,储备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在网站上挂出了相关公告和投资者问答,详细介绍了投资者关心的有关本次清盘的问题。关于投资者在基金清盘中所占的返还比例问题,储备管理公司表示,他们以9月14日各投资者的持有份额为基准,计算每位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受偿还比例;至于基金的最新净值问题,该公司表示,9月16日以来,监管部门不再要求公司计算该基金的资产净值,首批260亿美元对各投资者的返还比例的确定,是根据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总份额的比例来确定的。

  公司表示将致力于尽快完成清算,将该基金的剩余资产返还给投资者,第一笔分配给投资人的260亿美元将以支票的形式邮寄给该基金的直销散户。

  “这次分配,意味着首要基金迈出了清算、偿付基金持有人资金的重要一步”,储备资产管理公司主席布鲁斯·河本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会再接再厉,有更多的资产可变现时,将在最短时间内将所变现现金向投资人再行分配。”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日本央行注资无法解决所有经济问题

日本央行注资无法解决所有经济问题

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5日表示,提供流动性和注资对于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避免系统性风险来说很重要,但不会解决所有的金融和经济问题。

  白川方明在东京举行的一次金融座谈会上表示:“各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操作,不是完全解决金融系统问题的方法。”

  他说,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只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对日本央行来说是不妥的。日本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注意经济下行风险。

  日本央行上周决定将基准利率从0.50%下调至0.30%,是日本央行自2001年3月实施所谓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来首次降息。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5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经物价变化因素调整后,日本9月GDP环比下降0.4%,为连续第2个月下降,主要是由于出口下降1.3%。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中资机构或入股友邦

中资机构或入股友邦 AIG亚太资产或分崩离析


本报记者 朱宝 香港报道 2008-11-6 1:02:29

“出售亚洲方面的资产,是在10月初定下来的,涉及香港,当然也包括中国内地、新加坡、泰国、印尼与马来西亚等国家与地区,不单独针对某一个地区或国家,AIG总部的意见是仍保留大部分友邦在亚洲的资产。” 11月5日,友邦保险公司(AIA)香港方面在接受本报记者询问时称。

然而,在美联储宣布850亿美元注资AIG、香港证监会宣布友邦的资产处于香港监管机构的监控下后,证监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态称,不排除友邦将出售包括香港在内的亚洲地区的部分资产,但友邦亚洲管理层在随后回应记者的采访时则表示尚未听说母公司有出售亚洲资产的打算。

实际上,越来越有迹象表明,这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分抢亚太资产

11月5日,AIG资深副董事长、美国友邦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仕荣表示,目前有30家企业对竞购友邦在亚洲的部分资产感兴趣。

而此前,友邦总裁麦智信(Mark Wilson)坚称,友邦将站在优势立场与潜在竞购者进行谈判。

若依照友邦目前在亚洲的业务范畴,此次股权的出售,在中国方面或将可能涉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与中国内地的多个城市。

而实际上,友邦2007年总运营利润约20亿美元,在13个国家拥有 2000万投保人,在中国香港与上海都有房地产投资组合。而友邦方面更自称为是亚太地区(除日本以外)领先的区域性寿险公司。

以AIG的表述,此次友邦的主要股权(major stake)的出售,将涉及不超过其49%的股份。

谢仕荣表示,AIG不会放弃对友邦的控股权,而此次资产出售,只是迫于美联储要求,以出售部分资产变现,同时也改变过往AIG全资拥有的状况。而AIG在考虑出让价格的同时,还将考虑其对未来业务开展是否有利。

但实际上,亚洲方面的交易撮合者表示,除了Axa与Aviva,中国人寿等公司可能也会对友邦感兴趣。

“30家企业中,也包括中资机构。”这一点,在5日谢仕荣的一些表态中也得到印证。

而自称总体代表了亚洲最大的人寿保险机构之一的友邦(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美国友邦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澳洲)有限公司、美国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托有限公司(AIA公司或AIA)是以总体代表了亚洲最大的人寿保险机构之一),此次断臂自救,却正是动了出售部分“人寿保险”的业务念头,而这显然也是中国人寿的“强项”之一。

“哪些机构现在还不能透露,资产出售事宜还在初步进行中,在时间方面,还尚无时间表,但按照母公司AIG的意思,出售的资产包括部分人寿保险(life insurance)业务等。”AIA香港方面回应本报记者称。

而麦智信也曾表示,AIG可能会将多笔少数股权出售给不同的投资者。而某投行保险方面分析师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友邦的业务组合的确很强,竞购可能会较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AIG能获得其希望获得的价值,因为结构和定价显然还有不确定因素。

股东或诉AIG违反当地企业法

友邦部分股权的出售能为AIG带来多少资金?

上述分析师预估此资产可能在200亿美元左右,但要视其的出售方式等多种因素而定,如,出售给不同的投资者,还是其他方式,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而实际上,因对衍生品担保的AIG在美联储注资前后几个月的近400亿美元的减记中,其对债务抵押债券的违约保险,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也正因如此,AIG被带入亏损的深渊,而同时引发包括中国香港及内地,以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与地区的退保潮,曾在最高峰时,香港两天的退保数达到2000份。

“友邦在香港与内地的退保潮已经平息,友邦财务状况稳健,各地分公司在各地也受到各国当地政府的严格监管,而友邦也一直在以稳健的财务模式经营。”谢仕荣称。

远离美国总部的AIG子公司——友邦,其境况显然好过在美国总部的AIG,在香港的成功危机公关,让市民初步恢复了对友邦的信心。但显然,断臂自救、出售业务和股权变现“还债”的AIG,其日子并不好过。

近日,更有AIG的股东认为AIG早前向政府借入的850亿美元贷款,并出售其79.9%股权的行为有失妥当,认为AIG董事会在做出上述决定时并没有进行股东投票,而这程序的缺失,违反了美国的企业法,将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而对此会否影响友邦,友邦香港方面则告诉记者:目前友邦的业务运作如常,未涉及任何业务的调整与变化。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危机仍不是最坏时刻 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上海证券报
2008年10月17日16:51


两年多前,我在《货币战争》那本书里已经谈到美国的债券可能会出问题。因为它的整个风险机制实际上是基于两个比较有问题的假设:美国房地产市场违约率从长期来看不会有大幅度上升,而在一个窄的区域内波动,另外,利率市场不会有剧烈抖动。一旦经济遇到拐点而出现了大幅逆转,违约率、利率将突变,整个这套风险机制会产生严重后果。2005年和2006年的杠杆比率是33倍,后来到了60倍,美国房地产下跌25%,四万亿美元灰飞烟灭,"两房"是无法承受这样的形势的,破产早就注定。

  布什政府的7000亿救市计划,我认为实际是靠增加国债为代价,去购买在美国债券市场失去流动性的债券产品,包括"两房"的短债。是在解救金融机构。只是到了危机的第二阶段,已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问题,本质在于美国资产价格。现在美国房地产价格下滑非常猛烈,引起最大的问题是违约率大幅上升,而从美国政府救市的方法来看主要是来挽救金融机构,而对于陷入危机的购房者,没有给予相应足够的补偿。这好比是一个病人,真正的病因是违约率,导致大量化脓。一层一层往上裹绷带,是治标不治本。由于病根没有消失,再过几个月,还会使金融机构爆发更严重的问题。所以从长期看,如果不能真正解决按揭贷款违约率包括垃圾贷款违约率急速上升的问题,现在所做的一切很可能最后还是难以避免更大的冲击波。

  金融市场是有输必有赢,谁赢谁输一目了然。但在整个次贷危机中我看不明白,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欧洲、美国现在都在赔钱,到底谁赚了?我没有结论,在这里只是提出中国人必须弄清楚的三个问题,第一,谁赚了这些钱?第二,怎么赚的?第三这些钱在什么地方?如果弄不明白,说明我们还不知道今天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怎么回事。

  这次危机是一场金融危机,从全球来看是全球经济结构的问题,这个问题已不是一年两年了,由于美元体系的资源错配,导致全球生产和消费之间严重失调。中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者和世界工厂,主要消费者是美国,这两者间最大的问题是,美国在借别国的储蓄来实现自己GDP的发展。美国全国储蓄率从1980年的10.06%,逐年下降,到小布什刚上台变成3%点多,2005年出现负数,美国全国进入不储蓄状态。我们看美国GDP还不错,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好,还打了两场战争,就业率比较高,各种经济数字看起来非常好。可这中间有了问题,既然不存钱,又要花钱,还花这么多钱,钱从哪来?通过金融创新,全球资本一体化,美国向其他国家借储蓄,2007年有5万亿美元流到美国资本市场,这些钱到美国后,抬高了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压低了美国长期贷款利息。再加上美国为老百姓提供各种各样金融创新,老百姓很容易把增值部分套现,拿出来花,这个过程就刺激GDP。

  从现在情况来看,华尔街单靠投资银行,已经难以维持了,他们选择了变身,这也是自保。在出现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或者债务型危机时,他们这种以玩高低杠杆为特点的投资银行经营模式就烟消云散了。

  我在年初曾提出一个判断,次贷危机在今年6、7、8月会有一波高潮,因为按照我们的测算,这三个月将面对美国按揭贷款的最大利率承受度,美国很多家庭会因为付不起贷款而出麻烦。去年2月份到5月份称为次贷危机,从今年6月份以后是信用违约,于是,"两房"、雷曼兄弟、AIG都由于在金融衍生产品中出了大问题而破产。在后半年还将会发生企业债的问题,而次贷会因此再次冲击金融体系,不知道哪家银行会面临更大困局。信用衍生品会成倍放大风险,所以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就高于2001年的衰退,这非常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

  我个人认为,现在还不是最坏的时候,到目前为止,美国银行倒了12家。随着CDS不断冲击,信用违约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从按揭贷款扩散到信用卡,再扩散到车贷,再扩散到企业,信用违约问题还在继续恶化,会有更多金融机构撑不住、会破产。这个发展过程使这场危机进入第三阶段,有可能大量金融机构流动性被摧毁,导致美国长期贷款会出现问题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压力大增 悲观轻生频发

金融危机改变生活:压力大增 悲观轻生频发

2008年11月05日 13:47:31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金融危机让部分美国人感受到生活艰难。压力之下,有人感到绝望,选择自杀。一些官员呼吁,若感压抑,应咨询专家,切忌轻生。

自杀频发

伴随着金融危机,美国发生多起自杀事件。

10月初,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财务经理卡尔西克·拉贾拉姆先枪杀妻子、岳母和三个儿子,然后饮弹自杀。

田纳西州57岁居民帕梅拉·罗斯因丧失房屋抵押品赎回权,收到驱逐令后开枪自杀。

7月,马萨诸塞州52岁居民卡琳·巴尔德拉马在房产遭贷款机构拍卖当天自杀。她给丈夫留下一张保险单和一张便条:“用保险的钱还清房屋贷款。”

美联社说,现阶段,还没有全国自杀案件统计数据,难以判断自杀与经济问题的相关程度。但从历史数据来看,经济困难时期往往自杀人数上升。

同时,一些心理咨询热线被打爆,预防自杀热线致电者骤增,不少家庭暴力避难所满员。 悲观情绪笼罩 越来越多的房主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成为轻生原因之一。

现阶段,已有创纪录的50万处房产进入抵押品赎回权收回程序。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数据显示,至6月底,超过400万户居民已欠缴贷款至少一个月。

佛罗里达州利县一家自杀预防中心常务董事弗吉尼亚·塞尔瓦西奥说:“很多人告诉我们,他们失去了一切,住宅、抵押品赎回权,以及工作。”

“暴力政策研究中心”立法部门主任克里斯滕·兰德分析,经济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有人会认为,让全部家庭成员死去,以免他们无依无靠。

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临床心理学家爱德华·查尔斯沃思说,许多人责怪政府抛弃了他们。

他说:“他们觉得整个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保护,而不仅仅是帮助那些大企业。”

粮票难抵窘境

政府正施以援手,包括向失业者和低收入者发放粮票。

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7月接受粮票救济的美国人超过2900万,比三个月前增加近100万。

这一数据已逼近2005年的2985万。当时,由于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严重,众多灾民靠领取粮票度日。

得克萨斯州54岁的卡伦·约翰逊说,她和17岁的女儿每月可得到81美元的粮票救济,但这无法满足他们日常所需。

一名自称赫斯特的居民说:“有时,我不得不求别人替我买点食物或其他东西,但我讨厌说,‘能给些面包吗?能给些汉堡吗?’这对我而言有点难以启齿。”

肯塔基大学贫困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伊利亚克认为,短期内,领救济金的人数不会减少。伴随冬天来临,取暖费将构成大笔开支,低收入人群不得不依靠救助。

“对低收入者而言,这是很艰难的一年。”伊利亚克说。(陈立希)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欧盟联手拯救经济计划夭折

欧盟联手拯救经济计划夭折

2008年11月05日 09:46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沈雁飞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侵袭,在各国开始出台刺激经济计划的同时,欧盟出台联合经济救助计划或将夭折。欧元区财长月度例会于当地时间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与会的15国财长强调各国在救市政策上应相互协调,但拒绝了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的联合经济救助计划和首脑定期会晤机制。

  为了拯救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实体经济,欧盟委员会日前宣布,将于本月下旬出台一项内容广泛的经济复苏方案,但这一方案将以各国行动为基础,重在加强协调。

  萨科齐认为,欧盟要像上个月组织救助银行业那样协调经济支持计划。他建议,欧盟27国应该制定一项统一的经济刺激方案,类似美国年初推出的168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然而,法国的建议遭到了多数国家的反对。德国建议成员国各自采取行动支持本国经济。德国正在准备一项为期两年的投资型经济刺激方案,总价500亿欧元。就在会议当天,德国数以十万计的有色金属和电子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大幅度提高工资。

  欧元区15国财政部长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欧元区无须为拯救陷入衰退的实体经济推出一套整体经济刺激方案,但各国应加强协调。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3日晚在布鲁塞尔表示,各国已经准备采取“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复苏,欧元区无须制定整体的经济刺激方案。

  容克分析说,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并非受到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推动,而是受到公共需求的推动,因此当务之急是各国采取有针对性的短期措施为公共需求增长提供支持。他认为,各国的公共投资水平应该保持在高位,以弥补私人企业定单的减少。

  欧盟委员会当天公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说,继今年第二季度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后,欧元区15国经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将再分别出现0.1%的负增长,欧元区将进入经济衰退。此外,欧盟27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也将步入衰退。如何拯救实体经济因而成为欧元区财长们关注的焦点。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GDP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在低水平,可以说这个国家已经步入了经济衰退期。

  欧盟委员会的报告还预测,2009年,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全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仅为0.1%和0.2%。在欧盟主要成员国中,英国明年将出现1%的负增长,德国和法国则将出现零增长。

  如果欧元区15国明年的经济增速如期减缓至0.1%,这将是自199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0月份欧元区制造业产出、新订单数量以及购买量的下降幅度均创下11年之最。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欧元区陷入衰退

欧元区陷入衰退 欧盟整体救市方案难产

2008年11月05日 03:25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史进峰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周一公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更加坚定了市场对欧洲经济前景的判断。报告显示,欧元区国家已显衰退迹象,同时明年欧盟经济增长将陷入停滞。但尽管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欧盟整体救市方案却一再难产。

  确认负增长趋势

  这份预测报告称,欧元区经济从第二季度环比出现0.2%的负增长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将分别出现0.1%的负增长。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即意味着“经济衰退”技术上的成立。

  报告显示,2008年,欧洲各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2.9%大幅降至1.4%,2009年,欧盟经济将停滞,预测增长仅0.2%。2010年,经济有望复苏,增速可能为1.1%。欧元区15国今年的年经济增速预计为1.2%,低于春季报告预测的1.7%;明后两年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为0.1%和0.9%。

  报告还预测,2009年欧元区经济大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将出现零增长,西班牙将出现0.2%的负增长。非欧元区经济大国的英国的经济将出现1%负增长。

  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和公共财政将雪上加霜。报告显示,欧元区的失业率将从今年的7.6%上升到明年的8.4%和2010年的8.7%;欧盟的失业率将从今年的7.0%上升到明年的7.8%和2010年的8.1%。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认为,欧洲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尽管危机爆发后欧洲各国行动比较及时,但欧洲受到的冲击并不比美国小。与美国相比,欧盟市场弹性远不如美国,美国摆脱危机的速度可能远远快于欧洲。

  “我们需要从欧盟的层面上协调采取行动来支持经济发展。”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主席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公布数据的同时,呼吁欧盟各国采取一致行动来提升经济,“每个国家采取行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各国能协调行动、目标一致以及共同探讨的话,这样的措施才更加有效。”

  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也表示,“我们支持针对许多特定部门联合采取措施。但是协调行动最好在欧元国集团层面上展开。”

  争辩“一致行动”

  但就在11月3日晚召开的欧元区15国月度会议前,采取一个欧盟范围的经济拯救计划已遭到了部分国家的反对。

  荷兰财政部长Wouter Bos公开声称,“我不认为新的欧盟范围的措施是必要的,经济政策是国家政策的核心。各国采取经济协调政策应当遵守《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中的预算规则。”

  事实上,随着危机的不断加深,欧洲各国就采取一致行动上已达成共识,但各国都能够接受的措施却迟迟不出,难产至今。
  此前,一些欧盟政治家们呼吁一项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以帮助欧盟应对经济放缓。其中法国总统萨科齐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和倡导者。九月起,萨科齐先是提出欧盟各国设立一个统一的救市基金,而后又在10月21日提出设立欧元区经济政府,并呼吁各国相仿法国设立国家主权基金。

  然而,这遭到了德国的强烈反对。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也担心萨科齐的救市计划可能有损欧洲央行的独立性。
  张斌分析说,“首先,欧盟各国受到的冲击各异,轻重不一样,欧盟若采取一个统一的行动方案,各国必然从各自的立场来权衡,因此一致方案所遭遇的阻力是巨大的;其次,就各国内部来说,每个国家不同政治集团间的争斗厉害,这也延缓了统一方案在各国的通过。虽然使用统一的货币,各国的财政政策是独立的。”

  11月3日,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也否认了在欧盟层面上采取一致计划的必要性,“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欧元区并不需要一套总的经济刺激方案,当务之急是各国采取有针对性的短期措施为公共需求增长提供支持。”

  荷兰财政部长Bos把信任票投给了欧洲央行,“我们已经有一个强有力的欧洲央行(EBC),它是我们采取联合行动最完美的机构。”

  但是,欧洲央行此前也因应对金融危机动作缓慢而饱受外界批评。上个月,在全球央行为应对金融危机联合降息的行动中,欧洲央行已将利率下调半个百分点减至3.75%。

  糟糕的经济形势将可能迫使欧洲央行再次降息。本周四,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将举行议息会议。市场预计其将再次降息半个百分点。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美国公司10月裁员15.7万人

ADP报告显示美国公司10月裁员15.7万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21:50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1月5日晚消息,据周三公布的一份民间报告显示,10月份美国公司裁员人数是将近六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民间就业服务机构ADP Employer Services周三公布报告称,10月份美国公司裁员15.7万人,高于此前预期;9月份经修正后为2.6万人,也高于此前的初步报告。调查显示,根据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期,定于周五公布的政府报告将显示10月份美国失业人数连续第10个月上升。

  此前,根据28名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测,ADP报告将显示美国公司10月份裁员10.2万人,预测范围在7万到24.5万人之间,9月份初步报告为8000人。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全球信用违约互换总额逾33万亿美元

全球信用违约互换总额逾33万亿美元

2008年11月05日 20:12:53  来源:新华网

美国证券托管清算公司(DTCC)4日发布报告说,目前全球范围内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产品总额达到33.6万亿美元。


DTCC在其主页上公布的这份报告显示,剔除交叉重叠性交易,意大利政府债券的CDS合约以227亿美元高居榜首,西班牙高达166亿美元,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为124亿美元,通用电气金融部门和通用电气资本公司为121亿美元。 DTCC称其统计了约90%的全球CDS交易。总体来讲,15.4万亿美元的交易与公司、主权国家和资产支持类证券有关,14.8万亿美元交易与指数有关。

目前市场上对CDS潜在损失风险的忧虑极为严重,立法者和监管者认为缺乏市场数据会使金融危机恶化。因此,DTCC作为CDS交易的主要登记机构首次对外披露CDS市场数据。

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会长蒂姆·瑞恩当天说:“公布数据将增加CDS这一敏感市场的透明度。” CDS是一种类似损失保险的金融合约,这类合约的卖方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实力金融机构。债权人通过购买这类合约(类似支付保险费)的方式,将债务违约风险转移。如果债券发行方破产不能还债,债券购买方将可以从银行或保险公司等CDS卖方获得相应赔偿。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后,其债券CDS合约规模被预测高达4000亿美元,市场因此一度陷入恐慌,部分人士甚至担心如果CDS市场出现大问题,将会给整个金融业带来系统性风险。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香港处处可见经济放缓迹象

香港处处可见经济放缓迹象

2008年11月04日09:43

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正在打击香港经济的基础,迫使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自保,并引发了人们对房地产业可能陷入萧条的恐惧。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备受关注的采购经理人指数10月份跌至了5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经济活动连续第四个月萎缩,而来自中国大陆的新订单也连续第五个月下滑。港府官员周一宣布,香港9月份的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9%,增幅较8月份的10.2%明显回落,令经济学家们感到失望。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John Tsang)上周四表示,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日益增大,而上周五公布的官方数字也显示,香港上半年录得财政赤字486亿港元(合62.7亿美元),为5年来最高水平。

最近几周,香港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先后关张或清盘,其中包括已有60年历史的电子产品零售连锁店泰林无线电行(Tai Lin Radio Services)、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有数百家零售店的服装零售商佑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U-Righ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以及KK美国甜甜圈(Krispy Kreme Doughnuts Inc.)在香港的连锁店。香港最大、最知名企业集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 Ltd.)上个月表示,明年6月之前它将暂停无指定用途的支出,并表示公司正在评估所有的新投资项目。


那些身为香港经济支柱之一的大型金融公司也在减薪裁员。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和瑞士银行(UBS AG) 已在亚洲地区裁员。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PLC)的全球银行和市场部门裁员1,100人,其中在香港裁减100人。而法国农业信贷集团(Credit Agricole SA)驻香港的地区性经纪子公司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CLSA Asia-Pacific Markets),其520名资深银行家和高管中有超过80%的人同意明年最多减薪25%。

中国华南工业区的生意日渐萧条有可能使香港经济雪上加霜,因为华南的许多工厂主总部都设在香港。据香港工业总会(Federation of Hong Kong Industries)称,由于华南地区的企业纷纷关厂、裁员,到明年1月香港可能将有17,500家企业倒闭。香港工业总会目前正在游说立法会议员们,要求强化破产保护方面的立法。

人们不断增长的疑虑情绪已经打击了反映香港市场信心的两大晴雨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香港的基准股指恒生指数虽然最近几天有所反弹,但仍较约一年前的高点低了约50%。房地产经纪商已将单元房的要价最多下调了40%,而写字楼的业主也开始下调租金,香港的写字楼租金自2003年以来已经上涨了4倍。

香港人还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近来,香港任何一家高档餐馆周五晚上不用预定就可获得两人用餐的桌位。

对西方市场出口增速的放缓也打击了亚洲其他地区的经济。新加坡已陷入经济衰退。而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在抵御当前金融风暴方面的能力可能不仅比许多亚洲国家要强,甚至要强于同为金融中心的伦敦和纽约等城市。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即使面临当前这种不利局面,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仍能达到8%左右。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的人士认为,政治稳定和市场广阔也是中国的优势。

香港美国商会主席戴启思(Steve DeKrey)说,如果有哪座城市能够安然渡过这次危机并成为赢家,那就是香港。这是一座韧性很强的城市,它有着巨额财政储备,政府中有非常能干的金融人才。

当前的经济形势已暂时减缓了香港加强其金融中心地位的步伐,上海、新加坡和中东一些城市在成为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中正在给香港施加日益增大的压力。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经济学教授李巨为说,使香港成为一个伊斯兰金融中心的计划以及其他新构想将被搁置。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Donald Tsang)说,这些计划依然在港府的议事日程上。但他在本月早些时候对香港立法会发表的讲话中说,目前的经济形势“不是创新的时候”。

香港公众的人气最近几周也出现了回落。上个月,由于有传言说香港的东亚银行(Bank of East Asia Ltd.)财务状况堪忧,香港居民纷纷前往该行挤提存款。最近几周,大约1,000名小储户在几家银行的总部大楼外举行了抗议示威,声言他们在这些银行的诱骗下用毕生积蓄购买了高风险金融产品。

最近几年,由于各投资银行及为它们提供后劲支持的专业服务公司大举增加人手,香港的写字楼租价已升至2003年水平的5倍。写字楼经纪公司戴德梁行(DTZ)驻香港的地区主席韦达维(David Watt)说,即将出现写字楼退租现象。他预计,写字楼租金有可能下滑,但不会出现全面大幅滑落的情况。

香港已经追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的步伐大幅下调了利率,因为香港实行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但由于银行间拆款利率依然高企,香港的银行在将降息的好处传递给借款人方面一直行动迟缓,这进一步增加了住房市场的疑虑情绪,并使降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被抵消了很多。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恐是一场慢性病

此次亚洲危机恐是一场慢性病

2008年11月03日13:52

虽然此次全球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破坏不会像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时那般严重,但经济学家们认为,此次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却有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给世界造成新的问题。

10年前,正是世界其他地区对亚洲出口产品的强劲需求刺激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复苏,而这种需求这一次恐怕已难以指望。看看那些正苦苦应对美欧经济迅速走弱的亚洲出口商,这一点便昭然若揭了。

Henry Fajardo在香港拥有一家贸易公司,该公司在中国南方从事钢笔和棒球帽等促销赠品的外包生产,产品销往海外。他说,自己公司的收入一年前还有1,100万美元左右,现在已减少了约60%,公司的业务过去一个月出现了骤降。

这与上世纪90年代末时的情形大为不同,那时亚洲正努力摆脱一场金融危机的影响。在那次危机爆发前的经济高速增长年代,亚洲企业举借了巨额外债,建起了一大批无法为市场消化的豪华公寓楼,以及其他过分行为。当经济泡沫在1997年破裂时,由此造成的恐慌甚至蔓延到了俄罗斯和巴西。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危机爆发后的第二年缩减了10.5%。

但整个危机期间,美国经济一直在高科技热潮的支持下强劲增长,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从而帮助许多亚洲国家通过向美国出口摆脱了困境。亚洲国家纷纷贬值的货币甚至成了它们的优势,使其出口产品变得更加便宜。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在几个亚洲国家造成的余波又持续了好几年,但到2000年时,泰国、韩国和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增长率都达到了5%甚至更高水平。

现如今,这场金融危机已使全球资产的价值缩水了数万亿美元,经济学家们相信,美国经济即使明年能够实现增长,涨幅也会很小,而欧洲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Chines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副会长李秀恒(Eddy Li)说,亚洲出口商目前遭遇的困难还只是刚刚开了个头。李秀恒本人在华南也有手表生产业务。

而国内需求等其他有可能推动亚洲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存在问题。亚洲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提振国内需求,但却效果不佳。在除日本外的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过去10年中消费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出口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却上升了约30%。

现在,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都在贬值,这提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荷兰国际集团(ING)驻新加坡的经济学家提姆•康顿(Tim Condon)说,人们担心,由于没有强劲的出口需求,此次经济低迷将会更加旷日持久。

不过亚洲仍然很有希望避免一场大浩劫。亚洲国家的财务状况现在要比上世纪90年代中期好得多,当时亚洲许多国家都有巨额经常项目逆差,且负债累累、外汇储备不足。这样一旦外国投资者开始冲击亚洲货币,亚洲国家的政府往往无力应对。泰铢汇率就是在投机者的打击下大幅下挫的,其他一些亚洲货币随后也相机遭灾。

现如今,亚洲国家的短期债务普遍少于当年,而外汇储备却大都高于当年。

但亚洲经济增长长期陷入低迷有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不利影响。亚洲是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大豆、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大买主;如果亚洲经济无法迅速复苏,这些国家也不会。

亚洲在提振经济增长方面并非无计可施。以中国为例,它最近便出台了几项刺激经济计划,如采取措施提振价格不断下滑的房地产市场,以及加大向小企业发放贷款等。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会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但仅此一项恐怕还不足以使亚洲经济重回近年来的高速增长轨道,在出口推动下亚洲2006年和2007年的总体经济增长率都达到了近8%的水平。

亚洲也不排除会遭遇一些始料未及的麻烦,从而使经济形势更加低迷。

经济学家们正密切关注与房地产有关的不良贷款额是否出现了大幅跃升,亚洲部分国家的房地产业只是刚刚开始出现增长放缓势头。人们最担心的是中国,这里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据信正在大幅下降。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说,所谓水落石出,由于过去7、8年亚洲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这些“石头”都被掩盖住了。随着亚洲经济增长开始放慢,一些与以往非常不同的可能性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日本10月份汽车销量较下降13.1%

日本10月份国内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3.1%

2008年11月4日 14:08

日本汽车交易商协会(Japan Automobile Dealers' Association)周二公布,日本10月份国内新轿车、卡车和客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3.1%,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该协会称,10月份汽车销量总计233,922辆,低于上年同期的269,221辆。

由于以新车登记量来衡量的汽车销量是每月最先公布的消费支出数据,所以该数据受到经济学家的密切关注。该数据不包括微型轿车和微型卡车的销量。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韩国97家出口商外汇损失

韩国97家出口商就外汇损失起诉银行
2008年11月04日14:12

韩国97家中小出口商周一对13家大银行提起集体诉讼,起诉它们大力销售外汇期权,今年早些时候韩圆兑美元汇率大幅走低时这些外汇期权遭受了损失。

这些企业由韩国小企业联合会(Korea Federation of Small Enterprises)代表,正在寻求废除这些所谓的“入局出局”期权合约。

截至8月份,这些企业以及其他400家企业在期权合约上总计损失了1.7万亿韩圆。随着9-10月份韩圆持续贬值,它们的损失不断增加。截至周一,韩圆兑美元汇率已经较年初跌了26.5%。

这些企业在起诉书中称,被诉银行将这些期权设计得比普通的外汇对冲产品风险更大。


有些“入局出局”期权合约还被地方和道一级政府部门宣传推广。韩国政府已经保证,会帮助那些财务状况受到这类期权合约责任影响的企业。

这些期权9月份时曾一度成了韩国的重大新闻事件,当时与之有关的损失不断增大,迫使一些中型企业破产,其中包括一家平板电视机零部件生产商。

集体诉讼在韩国相对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大约五年前韩国才开始允许进行集体诉讼。此后这类诉讼数量越来越多。律师们说,很可能会提出更多针对“入局出局”期权合约的集体诉讼。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韩国无力阻止资本流出

韩国无力阻止资本流出


2008年11月05日14:21

韩国一直在努力解决所面临的诸多经济问题,但其中有一项是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那就是海外股票投资者的持续撤离。

韩国通过采取举措增加对银行的美元供给将自身从货币危机的边缘拉了回来。该国进行的降息应该能减轻债务缠身的消费者和企业所承受的压力,另外周一宣布的经济刺激方案将向经济系统注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

但所有这些都无法阻止海外投资者将资金撤离韩国股市,原因可能是出于对基金赎回和保证金追加的预期,或者仅仅是因为全球经济滑坡加剧而增加现金持有量。

虽然韩国股市遭遇的抛售并非完全由对韩国经济的担忧引发的,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今年韩圆兑美元下跌近27%。韩圆的下跌使那些需要偿还大量美元计价债务的公司陷入困境。

根据韩国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数据,2008年初时,韩国市场股票市值中的近三分之一由海外投资者持有,当时的价值约3,000亿美元。截至周一,海外投资者已抛出了其中的近11%。

一些人认为,随着韩国股市跌至相对低位(基于预期收益的市盈率为8倍),市场的抛售将放缓,但在海外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并未消退之际,这种看法能否成立还不得而知。

因此,经济学家开始担心,资金的持续流出对韩圆的影响是否将超过韩国经常项目由赤字转为盈余等一些有利因素。韩国经常项目取得盈余是由于进口减少,同时石油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目前美元兑1,260韩圆左右,最乐观的预期也只是韩圆仅能勉强维持在这一水平附近。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百事可乐裁员

经济不景气
百事可乐裁员3300人关闭6个工厂

中新网10月16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由于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造成经济不景气,美国第二大饮料制造商百事可乐宣布裁员3300人,同时关闭6个工厂。

据报道,百事可乐表示,由于美国饮料市场销售不佳,加上美元走强侵蚀百事可乐在国际市场的获利,因此决定裁员3300人,相当于百事可乐在全球员工人数得1.8%,此外,百事可乐表示还要关闭6个工厂,希望在3年时间内节省12亿美元的成本。

报道称,最可能丢饭碗的主要是百事可乐在美国国内与国外的管理阶层与工厂员工。不景气让百事可乐今年第三季的获利大跌9.5%,同时对未来获利前景也看淡。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美國上月10萬人破產

美國上月10萬人破產

美國破產協會(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ABI)公布,10月份全美申請破產的個人大增40%,預計未來幾個月將繼續攀升。


根據調查,全美申請破產的個人增至10萬6266人,較去年同期大增40%,與9月份相較也大幅成長20%,是新破產法案於2005年下半年實施以來,首度單月突破10萬人;該法修訂版本將原本的破產法門檻拉高。


非營利研究暨教育機構美國破產協會負責人喬丹諾認為,在房價持續下跌、個人債務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申請破產的人數將繼續增加。景氣低迷、裁員人數上升已迫使許多人手頭資金縮水,再加上房價下跌、房價價值縮水,另一個籌資管道也被封死。


許多人正愁著沒錢償還房貸、汽車貸款及信用卡帳單,美國破產協會預估,今年個人破產總人數將大增至110萬人,創2005年高門檻破產法實施以來最高紀錄。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香港使用外汇基金支持银行业

香港准备使用部分外汇基金支持银行业

2008年10月13日07:33


苹果日报》周日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报导,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化,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决定在必要情况下将从香港外汇基金(Hong Kong Exchange Fund)中拿出大约5,000亿港元来支持香港银行业。


截至8月31日,香港外汇基金资产规模为1.40万亿港元,这笔基金被金管局用来维护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并确保香港的金融稳定。香港金管局是香港事实上的中央银行。

《苹果日报》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称,在必要情况下,香港金管局可以动用大约5,000亿港元的外汇基金储备。

据报导,香港金管局可能会利用这笔资金向香港银行业注入流动性或者持有香港银行的股份。

道琼斯(Dow Jones)曾就该报导向香港金管局发言人寻求置评,但该发言人周日称,在置评前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香港财政司司长的一位发言人未能立即回复记者寻求置评的电话留言。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欧盟批准爱尔兰4,850亿欧元银行担保计划草案

欧盟批准爱尔兰4,850亿欧元银行担保计划草案



2008年10月13日 08:14




尔兰财政部(Department of Finance)周日称,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已经批准爱尔兰4,850亿欧元的银行系统担保计划草案。


爱尔兰政府此项为期两年的计划为存款、有抵押债券、优先债券和次级定期债券提供担保,并且赋予财政部部长Brian Lenihan对爱尔兰银行间合并和收购交易的最终决定权。


此项计划涵盖了爱尔兰4家大型公开上市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Allied Irish Banks PLC, AIB)、Bank of Ireland PLC (IRE)、Irish Life & Permanent PLC (IPM.DB)和Anglo Irish Bank PLC (ANGL.DB),此外还包括爱尔兰最大的两家建筑协会和外资银行在爱尔兰的5家分行。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英4大銀行喊救命

英4大銀行喊救命 要求抒困1.9兆元

更新日期:2008/10/12 15:30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星期泰晤士報」12日報導,英國四大銀行13日將向政府要求350億英鎊(約台幣1.9兆元)紓困,這將是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拯救消費金融銀行行動。


四大銀行提出的抒困要求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RBS)150億英鎊、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HBOS)100億英鎊、駿懋銀行(Lloyds TSB) 70億英鎊、巴克萊銀行30億英鎊。


報導指出,注資規模前所未見,可能導致倫敦股市銀行股暫停交易,以讓市場消化注資行動的影響。


星期泰晤士報說,注資行動將使英國政府成為HBOS和RBS 的最大股東,擁有70%的HBOS、和50%的RBS股份,取得兩家銀行的董事會席位,在未來的紅利支付上取得控制權。


英國財政部、金管機構、四大銀行和中央銀行周末正在進行關鍵會談。央行總裁金恩告訴四大銀行主管,可以要求高於所需的金額,以確保充裕資金,來吸收股價暴跌和長期衰退的影響。財政部已把準備金擴大到750億英鎊。


金融人士指出,英國銀行在信貸危機中損失的總額高達1500 億英鎊,但部分已在之前的籌資行動補回,而銀行未來的借款會更謹慎。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救台股

救台股 即起跌幅減半5天



更新日期:2008/10/13 04:34 顏瓊玉、劉宗志/台北報導

周一台股面臨五千點保衛戰,行政院十二日晚間祭出三項因應措施,包括跌幅限制由現行七%縮小為三.五%,時效至十七日止;全面禁止放空政策展延到年底,以及國安基金繼續進場一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上周已跌了二千點,目前正是加速趕底的階段,對於具爭議性的縮小跌幅措施,政院就是賭美股可能再跌一周,因此以縮小跌幅措施,讓台股本周不要再大跌。


由於行政院昨晚緊急宣布股市跌幅暫縮為三.五%,台股上周四收五一三○點,以最大跌幅限制三.五%之新措施計算,今日台股最低只會來到四九五○.五點左右。


美股道瓊上周有如自由落體,指數一路跌破萬點、九千點,甚至一度跌破八千點,單周跌幅高達十八%,創下美股史上最大單周跌幅,國際股市也是一片愁雲慘霧。而台股上周五因國慶日休市「少跌一天」,今日恐將補跌,面臨五千點大關保衛戰。


行政院昨天下午二點召開會議,包括陳樹、財政部長李述德、經濟部長尹啟銘、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央行副總裁楊金龍等財金首長全到齊。會議由副院長邱正雄主持,行政院長劉兆玄五點抵達,為上述三項措施拍板定案。晚間七點,政院發言人史亞平、陳樹,以及李述德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


陳樹宣布,自九十七年十月十三日起至十七日,跌幅限制由現行七%縮小為三.五%,漲幅維持不變。陳樹表示,台股受到國際股市衝擊,投資人信心受到很大影響,先進國家市場有「斷電」措施,為了讓投資人恢復信心,有冷靜思考空間,同時避免衝擊過大,因此跌幅限制縮小一半,按照過去調整,原則上以一周為準。


此外,全面禁止借券及融券放空措施,由九十七年十月十四日展延至十二月卅一日,但證券商在九月卅日以前發行的認授權證,因避險業務所需之放空不在此限。


最後一項是協調國安基金委員會同意繼續進場運作。護盤期限是否仍是一個月,兼任國安基金管理委員的李述德不願鬆口,但不否認「習慣上」是如此。國安基金委員會將在十五日開會,李述德表示,希望國安基金再一次發揮功能,財政部也會協調四大基金、各公股銀行做必要投資,或買庫藏股。


行政院宣布三大措施,但外傳由政院國發基金出資來入股國內民營銀行卻不在此列。對此,李述德說確實有人提出這項建議,但經過考量,決定由經建會研議,並未做出具體結論。


外界關切休市問題,陳樹表示,休市是市場重大事項,資本市場著重流動性,但台股狀況和國際比較相對良好,在目前階段不做考量。


不過護盤措施以止跌為主,法人認為關鍵仍在國際情勢及外資動向。大昌證券表示,外資持續調節持股為大盤重挫的主要元兇,且大盤量能萎縮更加突顯外資法人賣壓的沈重,未來大盤若要出現止穩甚至翻多訊號,除國際股市要回穩外,外資何時轉向是一大關鍵。


不過,上周五亞股尾盤小幅縮減跌勢,道瓊周五盤中一度重挫六百點至七九七九點,所幸尾盤急拉,終場下跌一二八點收八四五一點,跌勢有明顯縮減。法人不排除台股今日先行消化補跌壓力,配合台股跌幅減半措施及政府基金護盤,盤中或是隔日再行反彈,至於反彈強度,端視護盤決心。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环球股市黑色一周

环球股市经历黑色一周 累跌两成蒸发6万亿美元


中新网10月12日电 全球信贷市场紧缩,加上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尽失,环球股市经历“黑色一周”。香港大公报综合消息称:当中包括23个已发展市场的大摩MSCI环球指数在过去短短一周累跌两成,是自1970年有纪录以来的最大一周跌幅,全球市值一周蒸发超过6万多亿美元(约50万亿人民币)。随着市场寄予厚望的G7在峰会上未有具体方案,证券界人士忧虑环球股市仍持续受压。

报道称,金融海啸的威力进一步显现,环球多个股市先后现股灾。回顾过去一星期,伦敦富时100指数与日本日经225指数便分别累跌21%及24%,至于大摩MSCI全球指数一周跌幅亦达两成,创下自1970年有纪录以来最大一周跌幅,全球市值亦于短短一星期内蒸发6万亿美元,环球股市同步经历“黑色一周”。

美股单周急挫18%

与此同时,市场对七大工业国(G7)于周五就如何处理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寄予厚望,惟G7在峰会后的声明中只表示,他们会以果断行动及一切手段解决问题,却未有表明具体方案,证券界人士忧虑环球股市未见明朗,短期走势仍然受压。

在全球多个股市周五出现恐慌性抛售后,美股亦接连前七个交易日的跌势。隔夜道琼斯工业指数如坐“过山车”般,轻微低开10点后迅即暴泻,跌幅一度扩大至696点,低见7882点,失守8000点水平,是自03年3月17日以来新低。其后出现趁低吸纳,部分金融股止跌反弹,道指戏剧性涨逾320点,惟投资者始终对经济前景不表乐观,收市再转升为跌128点或1.49%,报8451点。

值得注意的是,道指周五盘中创下1018点历来最大的波幅,累计一周跌势录得18%,更刷新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标普500指数收跌10.7点或1.18%,报899点,全周跌幅亦达18%,是自1933年以来最大跌幅。至于纳斯达克指数则小幅高收4点或0.27%,报1649点,全周跌15.3%。

汇控中海油ADR下跌

反观上周五以美国预托证券(ADR)形式上市的港股则普遍向上,平均升幅近3%。当中以联通(00762)升幅最大,其ADR折合价为10.12元,较港股上周五收市升0.51元或5.31%;国寿(02628)、中国铝业(02600)、中电信(00728)、中石油(00857)、中移 动(00941)及中石化(00386)升幅亦介乎0.83%至4.64%,唯独重磅股汇控(00005)与中海油(00883)却分别跌3.19%及2.54%。

至于欧洲股市方面,受累于亚洲区内股市急泻,美股早段亦未见好转,市场对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抱观望态度,欧股三大指数全线收低逾7%。伦敦富时100指数报3932点,重挫381点或8.85%;巴黎CAC-40指数则报3176点,收市跌266点或7.73%;法兰克福DAX 30指数亦跌342点或7.01%,报4544点。

忧三菱弃入股大摩

美国摩根士丹利股价连日暴跌,市值只有103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报道,市场人士担心三菱东京UFJ银行可能退出入股摩根士丹利21%股权协议,交易未必在本周完成,虽然双方不断重申会完成买卖。

报道引述熟悉交易的人士称,大摩没有重启谈判,但如三菱职员在查数完毕后,事情可能改变。

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如有需要会购入金融机构的股权,以维持市场稳定。但官员希望三菱购入大摩的股权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韩国恐成“亚洲版冰岛”?

1800亿美元外债压顶 韩国恐成“亚洲版冰岛”?

10月10日,韩国首尔KOSPI指数下挫4.13%,在充满了恐惧的全球股市中,这样的表现已经是很“优异”了。

当日,由于担心暴跌,印尼股市干脆未能如期开市;下午,泰国股市重挫超过10%,被迫停市半小时;东京日经225指数收盘暴跌9.62%,马尼拉综合指数暴跌8.33%,悉尼普通股指数暴跌8.2%,新加坡海峡指数暴跌7.34%,香港恒生指数重挫7.19%;而刚刚开盘的法兰克福DAX指数跌幅已经超过10%,巴黎CAC40指数也已经下挫超过8%。

一切都乱了。但尽管如此,韩国的形势似乎相对更加严峻。

在亚洲区内,“我们非常关注印度、印度尼西亚,尤其是韩国,因为这些国家对外部融资需求的依赖程度很高”,美林研究报告称,“一场痛苦的去杠杆化很可能会发生在韩国”。

外债两年增2.25倍

“很明显,在亚洲区内,韩国面临的全球银行危机的压力最大,因为韩国银行业过去几年来积累了大规模的短期外债。”美林称。

根据美林估算,自从2006年开始,韩国的外债就急剧增加。

在2006年初,该国外债总规模还不到800亿美元,但到2008年的时候,韩国外债规模已经接近1800亿美元!两年内增加了2.25倍!

而在此之前,从1995年到2006年,韩国的外债规模大部分时间都不足600亿美元,由此可见,其最近两年的增速之快令人瞠目。

标普也指出,全球流动性紧张给韩国银行的信用质量带来巨大压力,压力主要来自于该国目前的外汇融资需求。到今年6月底,韩国银行业的外汇资金已经达到了1270亿美元,比2005年底翻了一番!

“目前,韩国的银行业为即将到期的借款进行再融资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借款期限的缩短,该国银行业的融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标普称。

“自从雷曼兄弟9月中旬破产之后,美国银行危机就已经蔓延到欧洲,全球风险厌恶已经加强,这意味着,韩国政府目前面临着更多困境:外部需求将更加严峻,难以从过重的外债负担中翻身,更难从外部获得融资。”美林称。

前车之鉴冰岛的危机同样始于银行业,在迅速蔓延的全球行金融危机中,巨大的外债甚至让一个国家面临破产危机。

10日,冰岛政府已经冻结海外客户在冰岛的存款,不允许提取,而继芬兰宣布禁止冰岛各银行资金撤离之后,英国也宣布冻结了冰岛银行在英国的资产。

对韩国来说,外债之外,另一个指标具有同样的参考意义。

数据显示,韩国银行业去年底的贷存比已经超过130%而接近140%!

这意味着,韩国银行业每有100块钱存款,就会贷出接近140块!这一比例甚至远远高于美国的略超过100%,以及欧洲的约110%!而与之相比的是,香港银行业去年底的贷存比只有70%,国内银行业更是低于70%。

“亚洲银行的流动性还不错,因为银行的贷存比都比较低,大部分都低于100%,但有个例外就是韩国,韩国银行的贷存比已经达到130%了,并且还在上升。” 美林称。

与之相比,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亚洲区银行贷存比水平一般都超过或者接近100%。由此可见韩国银行业流动性的压力之大。

不仅如此,美林指出,亚洲区内各国的经常性账户一般都处于盈余状况,同样的例外又是韩国和印度!
在逐渐升级的全球金融动荡中,这样的处境的确让韩国变得十分危急。

韩圆大幅贬值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自从去年7月份信贷危机开始以来,海外资金就已经开始出逃,整个亚太区内流出的资金已经超过850亿美元,这相当于2003-2007年大牛市周期中所流入资金的63%!

不仅如此,新兴市场资金的出逃也毫不示弱,从去年10月份以来,新兴市场资金逃离亚太区的总规模也高达300亿美元,相当于2003-2007年大牛市周期中流入资金总量的27%。

而亚太区(日本除外)资金出逃的总量也达到了210亿美元,为2004-2007年流入总量的40%!
这样的数字无疑是可怕的。

而美林指出,亚太区内,最近韩国的资本外流现象也急剧上升,从股市、债券等领域流出的资金规模巨大,其中最直接的反映就是韩圆的大幅贬值。

数据显示,从8月底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韩圆对美元已经贬值超过20%!如果按照年初的汇率水平,韩圆的贬值幅度更是超过了30%!

“韩圆无疑已经是亚洲区内表现最弱的币种。而日元最近一个月已经升值超过6%。”美林称。

美林研究显示,韩国政府对汇率的干预似乎在明显减慢。

迹象显示,主要负责汇率的韩国战略与财政部(MOSF)似乎已经决心要通过让韩圆快速贬值来支持经济增长,而不再选择通过抛美元来积极干预外汇市场。

在今年年中五月份到8月,韩国战略与财政部还是非常积极的干预韩圆汇率,当时,韩圆兑美元汇率基本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水平,但从8月份尤其是8月底开始,这种干预就已经很少,换句话说,韩国政府已经决心放任韩圆大幅贬值。

“我们猜想韩国战略与财政部相信,弱势韩圆,尤其是对日元贬值,会有助于扭转该国当前经常性账户赤字的状况。”美林称,韩国财政部似乎已经开始不愿意利用外汇储备来保护其汇率,因为首先,韩国肯定也希望为将来的苦日子保留一些“弹药”,其次,现在看来,很多其它与韩圆境况差不多的货币,最近几周来也已经没有再大幅下跌了。

“韩圆可能已经快要接近过火的程度,因为出口商、一般家庭以及银行都因担心韩圆进一步贬值而已经开始储存美元了。”美林称。

问题在于,作为以控制通胀为主要目标的韩国央行,目前已经陷入艰难境地,很明显,弱势韩圆很可能再度刺激韩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决策。”美林称,韩国目前的情况是:增长放缓、高通胀、支付赤字,“韩国央行已经不再能够像在正常经济环境中那样运作了。”

主权评级面临下调

银行业的巨额外债以及越来越收紧的全球资金池,很可能让韩国的日子不太好过。

标普指出,到今年9月底,韩国的外汇储备约为2397亿美元。

“这一数字对应付韩国银行业外汇方面的融资需求应该够了,但我们还要继续关注韩国政府会不会以及会怎样去支持韩国银行业的融资问题。”

标普称,韩国银行业外汇融资不超过总融资规模的10%,有90%的融资是从本国获得的,这部分目前的压力还有限。但是,如果韩国银行业外汇流动性问题没有尽快和有效的解决,则有可能加速中小企业资产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韩国银行业的信用状况。

为了筹集到必需的外汇,韩国银行可能需要很快缩减向企业的外汇贷款,而韩国企业已经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涨、融资成本高企以及全球需求下滑的折磨,另外,最近韩圆快速贬值可能对中小型出口商带来额外的压力,因为它们有大量的外汇借款甚至投资于汇率挂钩的衍生产品,外汇敞口风险大增。

另外,“从韩国银行目前的评级水平来看,在随后的几个季度里,它们解决各种挑战的能力也将会减弱。由于过去几年来,韩国银行通过盈利来吸收信用成本的能力已经下降,因此将来的信贷危机周期对所有的韩国银行来说,都是威胁。”标普称。

不仅如此,在银行盈利以及融资结构方面,由于对批发融资工具越来越高的依赖性,必然会对韩国银行的基本面有负面影响。而最近的威胁包括来自建筑领域的越来越高的信用风险,尤其是对房地产开发商和小公司的贷款。

“在一个快速上升的利率环境中,以及国内金融机构日益加剧的风险厌恶,上述银行业将面临的困难会比想象中的来得更快。”标普称。

目前,该公司对韩国的主权评级还是稳定。

但是,“银行业的严重下跌很可能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可能需要承担巨额的额外负债以保证金融稳定。如果成真的话,韩国的主权评级就将面临降级的压力。”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COMEX期金跌穿830美元

纽约金市 COMEX期金跌穿830美元,全球市场遭恐慌性抛售


路透纽约10月10日电---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期金周五在收盘後电子交易中跌穿830美元,回吐稍早的涨幅,因全球市场遭恐慌性抛售,且引发投资人全线出售资产以满足其流动性的需求.


COMEX-12月期金GCZ8结算价收低27.50美元,或3.1%,至每盎司859.00美元,交投区间宽至100美元.


在收盘後电子交易,12月期金下滑逾6%至五日低位的829美元.今日稍早,期金曾升至936.30美元,录下过去两个半月来最高水准.


美元兑欧元突然上涨,因风险厌恶升温加速金市的卖盘.


油价亦下挫,削弱黄金作为对冲通胀工具的吸引力.


COMEX期金预估成交量为210,008口.


截止1850GMT,现货金下滑至845.80美元,跌7.2%,周四收报911.50美元.伦敦金午後定盘价为900.50美元.


12月白银期货SIZ8收低1.275美分,或10.7%,至每盎司10.600美元.现货银报9.79/9.91美元,周四报12.01美元.


COMEX-1月铂金(白金)期货PLF9收低38.50美元,或3.7%,至每盎司1,005.20美元.现货铂金(白金)报985.50/1,004.50美元.


12月钯金期货PAZ8收低7.20美元或3.5%,报每盎司197.50美元,现货钯金报186.50/199.50美元.(完)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玉米期货跌停

.〔芝加哥期市〕CBOT玉米期货跌停,因经济危机加深



路透芝加哥10月10日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周五下挫近7%,市场下跌30美分跌停,因全球股市下跌,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利空的谷物和库存报告也带来额外压力.

CBOT玉米合约跌30美分停板,12月玉米合约CZ8跌停,报每浦式耳4.08-1/4美元.

基金出售8,000口合约.

美国农业部(USDA)预估2008年美国玉米产出为122亿蒲式耳,高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120.65亿,也高于USDA 9月原本预估的120.72亿.

USDA预估2008/09美国玉米最终库存为11.54亿蒲式耳,高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11.32亿,也高于USDA 9月原本预估的10.18亿.

米期货预估成交量为64,595口.(完)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日本倒闭企业数量进一步大增

日本倒闭企业数量进一步大增


CCTV.com 2008年10月10日 08:13

日本民间调查机构——帝国数据库8日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今年上半财年(4月-9月)日本全国的倒闭企业数量和负债总额同比双双大幅增加。

  统计显示,4至9月份,日本共有包括18家上市公司在内的6343家企业倒闭,比去年同期增加15.3%,倒闭企业数量连续3年同比增加。同期,倒闭企业的负债总额为8.4533万亿日元(约99.9日元合1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9倍,就上半财年来说是历史第二高位。

  该机构分析指出,日本国内经济景气低迷、金融市场混乱等因素导致房地产和运输行业倒闭企业增加,是今年上半财年倒闭企业数量和负债总额双双增加的主要原因。

  本项统计是帝国数据库对已履行法律程序且负债总额在1000亿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情况的汇总。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美白领陷金融危机 射杀5名家人饮弹自尽

美白领陷金融危机 射杀5名家人饮弹自尽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7日报道,洛杉矶警察局调查人员称,在加州波特牧场发现一名由于金融危机而走上绝路的男子当地时间星期六枪杀了家中五名成员后自杀,警察是在死者的朋友打电话报警之后发现这起凶杀案的。

  洛杉矶警察局副局长米歇尔·摩尔介绍说,早上八点半,洛杉矶警察局接到报案电话,称在波特牧场的20060号一个两层小楼中发现六名死者的尸体,报案者称自己是死者的朋友。“我们认为这是一起谋杀案”,摩尔说,“现场调查发现,男主人在杀死家人之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摩尔说,男主人卡辛克·拉贾兰是一个印度裔美国人,今年45岁,9月16日他购买了一只手枪,警察在现场发现手枪仍然在他的手里。

  死者包括卡辛克39岁的妻子、69岁的岳母和三个孩子,年龄分别是19岁、12岁和7岁,他们死在家里不同的房间里。早先警察局认为死者中有一人是卡辛克的母亲,后来发现那个人是他的岳母拉玛辛珊。

  摩尔下午在现场召开记者招待会上说,死亡现场相当悲惨,所有的受害者都被子弹击中头部致命,有的人还被射击了好几枪。

  摩尔说,卡辛克的岳母拉玛辛珊死于一楼的卧室,19岁的奎师那死在了主卧室,他的母亲在二楼的一个卧室被杀害。在一个临近的房间里,警察发现了12岁的格涅沙躺在地板上,另外一个7岁的儿子死在了床上,卡辛克自己也在那个房间被发现。

  警察调查发现,卡辛克在星期六下午6点以后实施了凶杀案,并且留下了三封信,里面声称自己实施了凶杀案。第一封信是邮寄给律师事务所,承认自己实施了谋杀,第二封信是写给朋友的,第三封信则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摩尔说:“这是一个幸福的美国家庭,但是现在被彻底毁掉了,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麻烦的时段。卡辛克此前曾经在一家理财公司和索尼公司工作,近来遇到了一些经济问题,他对自己的金融形势感到失望。”


  摩尔说,卡辛克此前并没有求助过心理医生,他留下的信件内容以及最近购买手枪的行动表明他的行动是经过事先准备的。在他的一封信中,卡辛克给自己提出了两条路: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结束家人的生命,他告诉自己选择了第二条路。

  卡辛克2006年将他们在北岭的房子以75万美元的价格出售,那套房子是他在1997年以27.4万美元价格购买的,根据相关资料,卡辛克以目前居住的房子作抵押,从银行贷款24.14万美元。朋友和邻居说,卡辛克夫妇是在几年之前搬到这里的。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台股市值蒸發10兆

台股市值蒸發10兆 李述德:國安基金持續護盤


 台股跌跌不休,政府相關部會持續設法拉抬低迷的情勢,包括進場護盤的國安基金,眼看就是屆滿一個月的授權時間,但在大盤指數仍屢創新低之下,財政部長李述德已經表示,將延長國安基金護盤時間。



  從統計數據來看,受到全球股災影響,台股近來市值已蒸發超過10兆元,不僅達到2/3個GNP國民生產毛額,而且平均每人損失將近130萬元,就連外資從520以後,累計賣超也達3636億元。



  國安基金是否持續護盤的議題,原本是安排下週三(10/15)才會進行討論,不過據瞭解,目前行政院傾向延長時間,而李述德也認為,在這種非常的時期,政府一定得採行必要措施,國安基金的任務就是在此。


  不過外界質疑,國安基金授權進場近一個月以來,台股表現卻依舊不振,成效難以顯現的原因,可能與投入多少資金有關。


  李述德解釋,國安基金投入規模不便講明,但重要的是,政府相關部會仍持續觀察,讓國安基金做出適時的必要處理。


  另外除了財政部,金管會也提出拯救台股的一些思考方向。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表示,為安定台股,像是調漲股市漲跌幅相關的政策工具,未來都不排除使用。


  甚至再提高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買回自家股票的誘因,以及破例讓股市投資人的損失可以抵稅等,李紀珠認為,只要可行性分析討論過,一旦需要都可以馬上去做。


  至於隨著印尼、俄羅斯因股市崩跌,已經陸續採取休市政策,李紀珠強調台股目前沒有這樣的打算,還是希望重新建立起投資人信心。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倫敦股市狂瀉

倫敦股市狂瀉 FTSE100創史上單週最大跌點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十日專電)全球恐慌性賣壓今天持續橫掃倫敦股市,以藍籌股為主的「金融時報一百種指數FTSE 100」狂瀉三百八十一點七四點,跌幅達百分之八點八五,創下史上單日第三大下跌點數,總計全週暴跌一千零四十七點九點,創下歷來跌點最多的交易週。


分析師指出,即將開會的七大工業國會議必須儘速研擬重要因應方案,否則股市將長時間陷入熊市。


FTSE 100指數上午開盤未久急速走跌,跌幅一度高達超過百分之十,收盤時以三千九百三十二點零六點作收,是五年來第一次跌破四千點關卡,總計今天倫敦股市大型上市公司約八百九十五億英鎊市值化為烏有。


這波駭人的恐慌性賣壓,肇因於投資人擔心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除了掀起金融風暴的銀行股,其它類股也受到波及,全球股市面臨嚴重的信心危機。


總計全週FTSE 100指數共慘跌百分之二十一,是自一九八七年「黑色星期一」當週創下百分之二十八點二跌幅以來,史上第二大交易週跌幅。


今年以來FTSE 100指數已狂跌百分之四十一,紐約股市道瓊工業指數則重挫百分之三十五,股市一片慘淡。


交易商警告說,市場信心決堤,沒有人知道何時是底部,投資人擔心金融風暴力道加劇,波及範圍擴大,拖累全球經濟,不願再持有股票。


今天金融股幾乎無一倖免,英國最大房貸銀行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HBOS)股價大跌百分之十九點一,駿懋銀行股價下挫百分之十點六,巴克萊銀行股價下跌百分之十四點二,皇家蘇格蘭銀行重挫百分之二十五點三,匯豐銀行下跌百分之八點一。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中油台電虧掉1,597億

前三季因凍漲舊傷仍在 中油台電虧掉1,597億



由於國際燃料價格高檔震盪,加上中油、台電未足額反映成本,累計今年1至9月,中油與台電合計虧損1,597億元,等於賠掉這兩家公司三成五的資本額。


中油昨日表示,前三季中油已虧損717億元,中油資本額1,300億元,不到一年,已虧損一半資本額。


中油說,雖然新政府上任,繼續實施油價浮動機制,但先前累積未調的部份價格並未充份反映,中油仍是虧損。光是油品與天然氣,分別虧損了117億元與307億元。


中油指出,外界認為國際油價走跌,燃料油與天然氣不應調整,但其實中油與不同國家簽約的內容不同,價格不見得會隨著國際油價而調降。


中油對天然氣售價因未能調漲,於8月時每立方公尺虧損2.9元,9月更是虧損擴大至每立方公尺4元。


台電的虧損也很可觀,前三季虧損877.93億元,以台電資本額3,300億元來說,幾乎是虧掉四分之一個資本。台電分析表示,主因燃料價格未能降低,包括煤價等幾乎都仍居高檔。即使,台電今年調漲兩次電價,僅反映成本的1/2,並未漲足,因此,使台電仍每月營運虧損。


國營會表示,為降低原物料價格上漲對事業經營衝擊,要求台電及中油公司研擬提升生產力方案,就有關原料採購、發電結構、煉製結構、人力、財務、投資計畫執行等面向,訂定具體目標及工作計畫,經濟部國營會已邀集專家學者審查,將於近期內簽報經濟部核轉行政院。


不過,為爭取更多商機,以及穩定國內油源供應,中油近年積極對外探勘,並且由於新政府上台,兩岸氣氛轉佳,中油對兩岸聯手合作進行探勘,寄望頗高。


台潮合約是中油與中國海洋石油公司5年前簽署,已確定續約,目前正在找尋新的油井。陸委會日前也已同意,中油與對岸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在基隆外海南日島礦區合作,以及在肯亞的合作探勘。


據了解,日前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高層還親自到中油,對南日島與肯亞探勘合作表樂觀其成,並且已得知我政府允許該兩項探勘計畫,中油正在等到對方作業完成後正式簽約,中油樂觀預計年底前可望完成簽約。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香港在職貧窮戶20.7萬 10年來新高

香港在職貧窮戶20.7萬 10年來新高



香港社會服務會一項研究發現,香港「在職貧窮戶」的數目連續兩年上升,現在香港有超過20.7萬「在職貧窮」家庭,是過去10年最高的數字,涉及約74萬人,部分全職工作人士每月收入更低到不足2000港元(合台幣8386元)。


所謂「在職貧窮戶」,以一個三人家庭為例,如收入低於9000港元(合台幣3萬7735元)便是在職貧窮家庭。


香港政府統計處綜合資料發現,在過去10年,「在職貧窮戶」在2005年數目最少,不到18萬,其後持續上升,去年共有20.45萬戶,今年上半年更上升到20.73萬戶,佔總住戶9.1%,是1998年至今最高的數字。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Google股价跌破329美元

Google股价跌破329美元 61%员工期权价值归零

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五美国股市继续整体下跌,Google也未能幸免,期间曾一度跌破329美元,使其61%员工期权失去行权价值。


  Google股价早盘曾一度上扬,但是之后曾一度跌破了329美元,最终收盘于332美元。

  对Google员工来说,329美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位,因为他们手中所持有的期权中有170万在加权后的平均执行价格为329.78美元。如果Google实际股价低于这个价格,期权的价值将变为0,如同毫无价值的一张废纸。除此之外,另外还有570万的期权在加权后的平均执行价为450美元以上。

  总体来说,当Google股价跌破329美元以后,Google员工手中持有的61%期权已经失去了行权的价值。

Google期权的其它加权平均执行价位分别是275美元、177美元和21美元,其中最后一个价位是Google在IPO之前员工手中期权的行权价,他们暂时还无需过于担忧。所有这些数据来自Google第二季度的10-Q文件,不包含它可能在已经授予员工的期权,Google将在下周公布第三季度财报。

  八天以前Google的股价在411美元左右,三个月前则高于450美元。这段时间内,Google员工的许多纸上财富已经蒸发,同时失去的可能还包括留下来的信心。当然,如果Google的股价能够涨回来,则万事大吉,但是如果随着股市的整体下跌,Google股价也继续下跌的话,这个互联网巨人可能在未来数月内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尽管Google所提供的免费午餐和上下班接送等福利很不错,但是,如果没有了股票期权的吸引,Google员工将开始另觅新职。

  因此,如果股票价格不能恢复上涨,将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另一方面,如果经济真的就此衰退,对新的创业公司来说将面临资金枯竭的危险,Google员工恐怕可能也没有什么好的去处了。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美股連8跌!

美股連8跌!三大指數急拉尾盤,道指盤中震盪逾1000點



【時報-駐美記者胡文豐報導】週五美股大盤表現:

週五美股三大指數市場連續第8個交易日大幅下跌,S&P500指數收盤時跌幅達到1.2%,紐約證交所成交29.5億股,信貸市場的持續緊縮以及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造成大盤的巨大震盪。道瓊指數開盤後不久,8000點大關隨即失守,低點跌至7882.51點。那斯達克也跌破1600點關卡,盤中低點1542.45點。S&P500指數跌破900點,盤中低點839.8點。收盤前一個小時,三大指數往上急拉,曾向上穿越平盤,由跌轉漲,收盤前五分鐘,略為壓回。


今天道瓊指數指數震盪點數超過1000點,盤中低點7882.51點,盤中高點8901.28點,高低差距1018點。收盤道瓊指數為8451.19點,下跌128點。那斯達克為1649.51點,上漲4.39點。S&P500指數899.22點,下跌10.7點。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道瓊歐洲600指數創最大單週跌幅

道瓊歐洲600指數創最大單週跌幅


(中央社台北2008年10月11日電)歐股週五續挫,道瓊歐洲600指數創有史以來最大單週跌幅,因投資人擔心,信貸危機惡化,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泛歐地區的道瓊歐洲600指數大跌16.65點或7.51%,收205.13點,一週來累挫22%,創指數1987年編製以來最大單週跌幅。

道瓊歐洲50指數滑跌197.27點或8.61%,收2094.50點;道瓊歐盟50指數也大跌207.17點或7.88%,收2421.87點。

西歐地區17個有開市的股市,有16個指數下挫,跌幅都超過4%。

英股FTSE-100指數重挫381.74點或8.85%,收3932.06點;法股CAC-40指數跌266.21點或7.73%,收3176.49點;德股DAX-30指數跌342.69點或7.01%,收4544.31點。

冰島政府9日宣佈股市暫停交易直至10月13日。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宣佈休市,而下個開盤日未定。

除金融股挫跌外,紐約石油價格續跌,盤中跌破每桶80美元,能源股和公用事業股再走低。

新加坡羅傑斯控股公司董事長吉姆羅傑斯(JimRogers)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指出,「這明顯是股市大崩盤」,他說,「無論基本面如何,投資人拋售所有持股,這是被迫出脫了結。」

倫敦銀行間拆款利率 (LIBOR)再攀升7個基點至4.82%。

英國大型銀行巴克萊集團 (Barclays GB-BARC)股價重挫14%。

全球第三大礦業集團力拓 (Rio Tinto GB-RIO)下滑12%。

全歐最大的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 (Royal DutchShell GB-RDSA)又續跌8.2%。歐洲第三石油公司TotalSA (FP) 也再跌7.7%。

世界第一大牙齒填料供應商Nobel BiocareHolding暴跌26%,該公司宣告可能無法達成全年業績目標。

為解決全球金融危機,七大工業國 (G7)官員10日起連續兩天於華府集會共商對策。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新加坡經濟陷衰退

結束貨幣升值政策 新加坡經濟陷衰退


(新加坡10日訊)新加坡經濟陷入衰退,政府今年來第3次下調經濟增長預估,宣佈將結束傾向本幣升值的政策,以幫助出口商。

新加坡貿易部發表聲明說,該國第3季按年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較前季萎縮6.3%。4月至6月的第2季經濟成長,在修正後的數據為萎縮5.7%。

另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轉向貨幣「零百分比升值」的立場。貿易部發表的一份聲明說,2008年該國經濟增速可能約為3%,低於預估的最高5%。

全球各國央行都在當前的信貸危機中放鬆貨幣政策並降息。以貨幣作為主要政策工具的新加坡,希望通過此舉支持出口商度過全球需求放緩的難關。

野村控股在新加坡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Takayuki Urade說,外部需求疲弱會令此舉效果有限,但貨幣升值的結束對出口業是個利好。

聯昌國際新加坡研究部執行總裁兼區域經濟師宋生文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同時放緩,新加坡經濟勢必受到拖累。在最壞的情況下,新國經濟今年料將增長1.5%,明年及後年則分別萎縮3到5%及2到3%。他指出,由於歐美市場的私人消費分別佔了總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71%和57%,一旦減緩將影響全球市場。

另外,新國的出口為GDP的2.5倍,比例為亞洲之最,對於像新國仰賴貿易的小型經濟體,全球金融和貿易劇減,或使新國出現有史以來最差的經濟表現。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美上週股債基金創最高贖回紀錄

美上週股債基金創最高贖回紀錄


(紐約10日訊)過去一周,投資者贖回的美國管理的股票和債券共同基金,創下521億美元的最高紀錄,他們轉向安全的政府擔保銀行存款,因應金融危機加重。

據Trim Tabs Investment Research的數據,10月8日止的這一周,股票基金遭贖回433億美元,債券基金遭贖回88億美元。

9月贖回量高達723億美元, 是最大單月值。

TrimTabs引述美聯儲局數據稱,截至9月22日的上個月,投資人將1855億美元存在銀行。

TrimTabs首席運營員甘恩說:「人們萬分恐慌。這個市場與我們以來所見的不同。」

據晨星公司數據, 美國前五大經營多元化的股票基金管理人( 包括富達投資和Vanguard Group Inc.),截至10月6日今年平均虧損28%,比標準普名500指數同期跌幅大2%。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李嘉誠不見800億

金融海嘯襲全球 李嘉誠不見800億


(香港10日訊)金融海嘯席捲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等國家,現正衝著東亞地區而來。在香港,金融海嘯撲到3大富豪,單是首富李嘉誠,自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佈倒閉以來,就已損失超過1800億港元(約800億令吉)。

雷曼兄弟9月14日宣佈倒閉,影響全球金融和經濟,首當其衝的美國和歐洲國家,紛紛出台多項應對政策。當中,美國總統布什提出的7000億美元(約2兆4150億令吉)救市計劃,法國總統薩爾科齊、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等國家領導人,也進行跨國商討。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香港自然受到牽連。自雷曼兄弟宣佈倒閉,恆生指數從1萬9352點,跌至週四收市的1萬5943點,跌幅超過17。6%;在10月7日更跌到1萬5434點,跌幅多達20%。

股市持續下滑影響,港股的市值也從13兆7000億港元(6兆2000億令吉),跌到7日的10兆8000億港元(4兆9000億令吉)。換言之,有近3兆港元(1兆3500億令吉)市值被金融巨浪吞噬。

當中,香港主要地產股的跌幅更大。有統計顯示,截至7日,長江實業跌28。4%,新鴻基地產跌30。9%,恆基地產跌34。9%。

從9月14日到10月7日期間,長江實業集團的主席李嘉誠,就損失了1843億港元(約833億令吉);全港富豪排名僅次於李嘉誠的新鴻基地產董事總經理郭氏兄弟,也損失805億港元(364億令吉)。

港零售業料撐不住
至於恆基兆業地產的公司主席李兆基,身家也少了486億港元(220億令吉)。

金融海嘯激起千重浪,波及香港就業市場,而經營服裝連鎖店U-Right的佑威國際控股被清盤,為零售業的「倒閉潮」掀起序幕。

香港《文匯報》引述百貨商業僱員總會副理事長鄧祥勝的話報導,U-Right突然清盤,相信與公司經營有關,與金融海嘯無直接關係。

但他表示,受金融海嘯衝擊,市民消費意慾降低,零售業生意額自然減少;再加上銀行收緊借貸,導致零售業資金緊絀,公司無可避免要裁員、縮減薪酬,甚至結業。
他說,金融海嘯影響在未來數月慢慢浮現,零售業能否撐得住,要視乎年底「黃金檔期」的表現,預計明年農曆新年後,將會是裁員結業高峰期,兼職員工更為高危一族,減花紅、無雙糧的慘況定必重現。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俄羅斯巨富5個月失8000億身家

俄羅斯巨富5個月失8000億身家



俄羅斯鋁業巨頭德裡帕斯卡(Oleg Deripaska)、擁有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的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等巨富,在最近5個月中損失了逾2300億美元(8000億令吉),因俄羅斯正在經歷1998年債務違約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根據對上市公司股價的計算和分析師估算,5月19日至10月6日間,《福布斯》雜誌排行榜前25名的俄羅斯首富合計財富縮水62%,損失額超過了投資家沃倫巴菲特財富的4倍以上。

莫斯科基準股指Micex自其5月紀錄高點,重挫了61%。法國巴黎銀行稱,全球信貸緊縮、與格魯吉亞的戰爭,以及商品價格的大幅回落,使得8月初以來,外國投資者從俄羅斯撤出了740億美元。

《福布斯》雜誌排行榜上的俄羅斯首富United Co. Rusal的德裡帕斯卡,損失已逾160億美元。阿布拉莫維奇損失逾200億美元。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日本大和人壽破產

日本大和人壽破產

(東京10日訊)日本保險業者大和人壽申請破產保護,成為日本壽險行7年來首個破產案,該公司負債超過資產115億日圓(4億令吉)。

大和保險宣佈將申請破產保護令,成為在此輪信貸危機下,日本首間破產的金融機構,這也是日本壽險行7年來業首個破產案。

大和人壽稱,該公司持有的證券價值下滑,使虧損擴大,公司負債達到2695億日圓。

時事通信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指出,這家公司將依照保險法採取必要的法律步驟,同時尋求批准重整。

據Teikoku Data bank Ltd.數據,未上市的大和人壽是二戰以來倒閉的第8家日本壽險公司。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英股單周崩跌24%

金融風暴過境-英股單周崩跌24% 為1987年10月來最大單周跌幅


倫敦股市10日出現垂直跳水式的股指崩跌,銀行股 全軍覆滅,FTSE 100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最終報收3932.06 點,比前一交易日下滑381.74點,跌幅高達 8.85%。累 計全周FTSE 100指數崩跌 24%,創1987年10月以來最大 單周跌幅。

《新華社》報導指出,倫敦股市10日一開盤就急劇 下挫 10%,近 5年來首次跌穿4000點。當日市值縮水近 900億英鎊。

分析師表示,由於擔憂英美等國的政府救市行為無 力扭轉全球經濟的衰退趨勢,投資者大量拋售股票,導 致包括倫敦在內的全球股市暴跌。很明顯,政府大膽救 市計劃並沒有阻止全球股市一跌再跌。目前大家的目光 都聚集在華盛頓,希望全球的財政大臣們和央行的行長 們能夠制訂出解決金融危機的有效「全球策略」,現在 任何單邊的努力都將無濟於事。

報導表示,銀行股再次成為風向標指數的最大輸家 ,蘇格蘭皇家銀行下跌 25.3%,其他銀行包括巴克萊銀 行、匯豐銀行、蘇格蘭哈利法克斯銀行、萊斯銀行和渣 打銀行的跌幅在 8.1-19.1%之間。

其他金融股也未能逃脫大幅下挫的厄運。施羅德基 金集團下滑5.2%,英國3i集團的跌幅高達 16.2%,英國 法通和保誠保險公司也分別下跌 16.1%和 10.5%。
周五當日歐洲其他兩大主要股指同樣遭受暴跌。法 國巴黎股市CAC 40指數以 3176.49收盤,比前一交易日 下跌266.21點,跌幅為 7.73%。德國法蘭克福股市 DAX 指數報收 4544.31,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42.69點,跌幅 為 7.01%。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澳洲股市跌逾8%

澳洲股市跌逾8% 创87年股灾后最大单日跌幅

全球股市一泻千里,澳洲股市也遭受冲击。澳大利亚股市周五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低,澳洲股市指标S&P/ASX 200指数大跌360.2点,收报3960.7点,跌幅8.3%,05年5月以来首度收于4000点下方,创下1987年股市崩盘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澳洲股指本周累计下挫高达16%,同样创下1987年股灾以来的最大周跌幅。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恒指全周暴跌逾16%

国央行联手救市未凑效 恒指全周暴跌逾16%

港股本周因金融危机扩散而显著下滑,屡创近年新低,恒指全周大跌2885点或16.3%%,收市报14796,创出97年以来最大一周跌幅?平均每日成交638亿元?国指全周跌幅更大,暴泻1877点或20.8%,收报7135?

  美国众议院终于通过巨额救市方案,但未能为上周五(3日)美股带来支持,美股更呈现先升后跌收市?美国救市成效未显现,而欧洲金融机构则相继?出事?,挽救德国Hypo计划遇阻,最终虽然获政府加大担保额而继续进行,但由此可见信贷危机并不仅是美国本土独有,并已开始蔓延开去,市场忧虑欧洲或爆发第二轮金融海啸,为后市添上不明朗因素?

  *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欧洲,恒指失守15000点关*

  回看港股,本周二(7日)乃重阳节假期,金融市场休市,故本周与上周一样只有四个交易日?周日(5日)内地落实将推出?融资融券?试点,惟未对黄金(203,5.85,2.97%,吧)周后深沪股市带来刺激,深沪股市复市后挫半成,港股周一(6日)亦跟随周边股市下泻,连17000点关口亦告失守?

  周一及周二晚美股连番大泻,道指更失守一万点关口,触发环球股市大泻,纵使周二早上澳洲大幅减息一厘,一度提振股市,可惜美股弱势成为跌市元凶?周三(8日)假后回来港股未能幸免,低开后跌幅扩大,连万六点亦告失守,午后因日股跌势加剧累恒指一度挫逾千点,再创出两年低位?

  周三收市后多国央行宣布联手减息,中?美?英?欧元区?瑞士?瑞典等齐齐减息,可惜对股市只能起短暂刺激,当晚美股更先升后回?在多国减息下,港股周四(9日)亦借势反弹,惟受制于16000点水平?

  周四晚美股再度急泻,更创出逾五年新低,拖累周末前亚洲区股市,周五(10日)港股甫开即失守15000点关口,再创近年新低,中资股续遭洗仓,国指更一度跌穿7000点关?
  *平保为富通权益拨备157亿,股价曾跌至36.6元*

  平保(02318)(沪:601318)决定为手头富通集团权益作出减值拨备157亿元人民币,即减值总投资成本约66%,消息公布后虽然A股报捷,但H股继续受压,50元关迅速失守,及至周末前随大围再向下,一度跌至36.6元水平??

  除平保外,欧美金融海啸亦累及内银股,当中以建行(00939)(沪:601939)最令人关注,主要因为建行策略股东之一的美国银行亦受信贷危机所累,欠缺流动资金,加上其手头上建行股份禁售期月底届满,市场普遍预期美银会沽出建行股份套现自保,令建行股价每下愈况,更失守4元大关?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日经指数周跌幅达24%

日经指数周跌幅达24% 跌势甚于87年股灾

日本股市日经指数10日大跌9.6%,创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而其一周累计跌幅更高达24%,跌幅更猛于87年股灾时期。

  日经指数10日跌881.06点,跌幅达9.6%,报收于8276.43点,创2003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受之前美股暴跌影响,日经指数早盘低开1.5%,盘中最低探至8115.41点,创下2003年5月以来的盘中新低。

  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今日宣布破产,成为日本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破产的首家金融机构,而日经指数的暴跌,也显示出投资者对金融危机蔓延至日本的忧虑。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俄罗斯再度宣布暂停股票交易

俄罗斯开盘前再度宣布暂停股票交易
由于全球股市急跌,俄罗斯监管机构在10日开市前下令暂停股票交易。

  俄罗斯股市于8日急跌11%后,曾宣布停市两日,但9日又突然复市并随外围股市上升,指数两度升至停市,但10日因全球股市再次出现大幅波动,其监管当局在开市前宣布停市。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沙烏地阿拉伯股市開盤暴跌7%

沙烏地阿拉伯股市開盤暴跌百分之七

(中央社利雅德2008年10月11日法新電)阿拉伯世界最大的沙烏地阿拉伯股市今天開始一週交易,開盤暴跌百分之七,一舉跌破六千點大關。

沙國股市的TASI指數開盤第一分鐘暴跌四百五十多點,隨後略為回升,約在五千八百七十三點六六上下波動,下跌百分之四點七。

沙國股市的十五類和一百二十四家上市公司股票,全面下跌,其中以石化類跌幅最重,達到百分之七點八。

沙國股市是今天唯一開盤交易的波斯灣金融市場。

沙烏地阿拉伯金融管理局昨天發表聲明,準備對金融市場挹注資金九百三十多億美元,不過銀行股仍下跌百分之五點八。

沙國股市是中東最大股市,資本總額約達到三千二百億美元,而去年底曾達到四千五百億美元。

TASI指數目前已比二零零七年底收盤時下跌了百分之四十七。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印尼宣布暂时无限期停市

印尼宣布暂时无限期停市

由于全球股市大跌,印尼政府再度叫停当地股票市场,以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本应于10日复市的印尼股市宣布暂时无限期停市。
  印尼交易所主席表示,会密切留意情况后再作决定。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亚太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

暴跌传染全球 亚太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

美股连续七日下跌,周四尾盘跳水重挫,道指自2003年8月来首次跌破9000点,通用汽车创下1950年以来新低。受此影响,亚太股市周五集体再遭重创。

  日本股市10日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下挫,日经指数暴挫9.62%,刷新自1987年股灾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纪录。截至10日收盘,日经225指数再跌881.06点,报8276.43点,为2003年5月以来最低收盘价。日经股指的跌势受到大阪交易所日经指数期货遭沉重抛售带动,该期货上午曾因跌幅过大而暂停交易。日本央行10日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当天共向银行间资金交易的短期金(203,5.85,2.97%,吧)融市场注资4.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84亿),以期缓减欧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数字刷新了日本银行单日注资的历史最高纪录。这已是日银连续第18个交易日向市场紧急注资。

  港股延续弱势,早盘跌1121.47点,万五大关告破,跌幅达7.03%。恒指午后跌幅一度扩大至逾1500点,低见14398.54点,全日收报14796.87点,跌1146.37点或7.19%,为2005年11月5日以来低位,成交总额694.62亿元。

  上一交易日小幅上涨的韩国股市受到全球股市持续跳水拖累10日再次大跌逾4%。截至收盘,首尔综合股价指数跌53.42点,跌幅4.13%,报1241.47点。韩国股市今日低开低走,韩国综合指数早盘收盘时暴跌7.64%,报1195.97点,跌破1200点的关键点位,创下2005年11月以来的新低。韩国股市本周大跌13%,为2001年9月以来最大周跌幅。有消息称,韩国一些券商当天召开紧急会议,提议设立股市稳定基金。

  澳大利亚股市10日收盘大跌8%,创下自1987年10月全球股灾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截至收盘,基准的标普/澳证200指数跌360.20点,跌幅达到8.34%,报3960.70点,为2005年5月以来首次收于4000点下方,也是自1987年以来第二次出现超过8%的跌幅。

  泰国基准股票指数周五尾市下跌10%,自动触发了暂停交易30分钟的自动暂缓交易机制,这是该机制启用以来第二次被触发。市场于今日北京时间15点35暂停交易,当时股指下跌50.08点,至449.91,为2003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较10月3日收盘水平累计下跌超过30%。

  由于全球股市未见好转,印尼政府再度叫停当地股票市场,以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本应于10日复市的印尼股市宣布暂时无限期停市。
  台湾股市周五因假休市一天。

  越南胡志明股票指数下跌4.68%报379.06点,印度孟买SENSEX指数跌6.74%报10564.92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7.78%报1939.03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冰岛和巴基斯坦面临国家破产

冰岛和巴基斯坦面临国家破产


新浪财经讯 当大国们正不断出台各种救援方案时,欧洲和亚洲的两个小国却濒临国家破产的窘境。冰岛金融危机不断恶化,巴基斯坦亦步其后尘,濒临破产危险。

  冰岛金融危机也在不断扩大中。该国最大银行KaupthingBankhf已经遭到金融监督局接管。为维持国内银行体系正常运作,该行国内存款将完全接受政府保障。眼下冰岛银行负债水平已经相当于该国经济规模的12倍,银行体系已经瘫痪。此前该国金融监管局已经接管第二、第三大银行GlitnirBankhf和LandsbankiIslandshf。随着危机扩大,央行也已经放弃固定汇率的计划。冰岛总理哈尔德日前表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也是放在冰岛面前的选择之一,此外向俄罗斯多达40亿欧元 (54.9亿美元)的一项贷款谈判也预定在14日展开。

  冰岛目前的境地是为银行业的过度扩张而付出代价。冰岛银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证券市场的繁荣而迅速成长,现在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90亿美元)的9倍之多。局面的严重迫使冰岛总理哈尔德10月6日对全体国民发出警报:冰岛面临全国性破产风险。

  境况比冰岛更为凶险的是巴基斯坦。今年以来,巴基斯坦股市市值蒸发超过了1/3,最近标准普尔又调降了巴基斯坦债券信用登记为CCC+,仅高于破产评级,加之巴基斯坦即将有30亿美金的外债到期,实质上巴基斯坦已处于破产边缘,并可能比冰岛更快垮台。

  据了解,巴基斯坦的外汇存底只剩81.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低。受高油价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巴基斯坦外汇存底在9个月内已经缩水67%,巴基斯坦卢比也频频贬值,至今已贬值21%,该国通胀水平也已经高达25%。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美国正在制定临时性股票自动暂缓交易机制

美国正在制定临时性股票自动暂缓交易机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股票交易所正在研究制定一种临时性自动暂缓交易机制,该机制将在某股票价格大幅下滑后禁止再作空该股票。

该机制目前仍在讨论中,尚未最终敲定。

知情人士称,根据提议,如果某只股票收盘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下挫20%,将启动该机制,在接下来三个交易日中投资者不能再作空这只股票,不过该机制不适用于那些进行真正对冲操作的投资者。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摩根士丹利再跌22%

摩根士丹利再跌22%,三菱UFJ入股计划不变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周五股价再跌22%,其市值缩水至约103亿美元。但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表示,入股摩根士丹利计划不变。

三菱UFJ金融集团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打算继续进行投资9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的计划,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帐面损失。


三菱UFJ金融集团9月29日同意收购摩根士丹利21%的股权,根据交易,该公司将按每股25.25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根士丹利价值30亿美元的普通股,并按每股31美元的换股价收购摩根士丹利价值60亿美元的优先股。但摩根士丹利普通股在纽约市场交易中大幅下跌,立即给三菱UFJ金融集团带来约数十亿美元的未兑现损失。这家金融巨头的股价周四已经下跌了26%。

不过据三菱UFJ金融集团的多名人士表示,该公司不会违背上述条款。

三菱UFJ金融集团发言人Takashi Takeuchi称,该公司依然预计周二完成上述交易,然而对于该公司是否打算重新进行价格谈判一事,他不予评论。

新全球金融危机崩盘专题 - 道指创历史最大周度跌幅

美股收低,道指创历史最大周度跌幅

美国股市周五收盘走低。道琼斯指数下跌逾100点,盘中波动区间达1000点,以此结束了该股指有史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2008年的股市大跌或许是最为严重的一次。

周五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跌128点,至8451.19点,跌幅1.5%,本周累计跌幅达18%。这是道琼斯指数112年历史上表现最差的一周,情况之糟甚至超过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一周和1929年的任何一周。道指周五的收盘点位创下2003年4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并在盘中跌破8000点关口,这是道琼斯指数自2003年4月1日以来首次跌破该点位。目前道琼斯指数较去年10月时的峰值已下跌40%,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一个熊市。


标准普尔500指数跌10.7点,至899.22点,跌幅1.18%,这是该股指自2003年4月25日以来首次收于900点下方。本周也是标准普尔500指数自1933年7月22日当周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目前该股指较去年10月时的峰值跌43%,过去三周的累计跌幅达28%。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4.39点,至1649.51点,涨幅0.27%。本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计跌15%,为“9.11”恐怖袭击事件后表现最差的一周。

各国政府及央行的大力举措并未能增强银行相互间的信任度。除银行业命运及金融市场稳定性之外,企业与消费者的融资也要取决于银行间信任的恢复。目前各基金及散户投资者都在抛售股票以寻求止损,进而导致最初由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下滑状况进一步加剧。

纽约证交所成交量超过111.6亿股,创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跌2.77美元,至9.68美元,跌幅22%。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本周再度重申了将向摩根士丹利注入资金的意愿,但部分交易员却似乎将此忽略一边,或许是受到此前其他华尔街银行出售给海外机构的计划泡汤影响。

Wachovia收盘涨1.55美元,至5.15美元,涨幅43%,对市场尾盘反弹起到推动作用,主要受富国银行(Wells Fargo)赢得对该行的收购战提振。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s)上调了对Wachovia的对手信用评级。Wachovia本周累计下挫17%。

花旗集团(Citigroup)退出对Wachovia的竞购,其收盘上涨1.18美元,至14.11美元,涨幅9.1%,本周累计下挫23%。

回顧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與當下對策 二

二、定存分筆存 提高流動性:將閒置資金放在長天期的定存,萬一臨時需要現金時,提早解約會損失2成利息。故把定存分拆成小單位,並設定不同到期日,那隨時就有定存到期,資金流動無虞,將定存當成活存用,但利息卻比活存高出甚多。

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使得台股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紛紛降至超低水位,根據統計,台股近期本益比已來到8.4倍,比911事件、科技泡沫、SARS等重大事件發生時來的低;而股價淨值比10月底來到1.05倍,接近911事件當時的低點。全球多頭市場長達25年,台股本益比始終居高不下,回顧近10年的股市波動狀況,台股受這波金融風暴影響,現階段本益比落入歷史低檔區,而股價淨值比已在1附近遊走,不過短期而言,金融危機蔓延到企業經營面,法人擔憂企業倒閉潮可能到來,衝擊台股,台股在企業經營危機度過前,有可能跌破前波低點,建議投資人不可貿然進場搶短,或進行中長期的價值投資。



一個月前有位親戚問我可不可以買他服務的某家電子公司股票,因該公司自己(分公司的負責人)最清楚了,本益比低,而且公司還賺錢,價位卻已跌到歷史低點僅剩十元多一點,他很想買一些下來當中長期投資,當時我就很果斷地說還不可以,本益比是以將來的獲利數來衡量的,在經濟急速衰退的前提下,獲利會持續下滑,股價愈跌本益比是愈跌愈高的,結果今日該股股價僅剩七元多,好在當時沒有買,否則短短一個月將大賠三成。



賣出比買進重要:在股市中,大多數人最常犯的毛病就是明知買錯了個股,卻天天自我催眠,夢想明天就會出現奇蹟。如果此刻賠錢賣掉,就覺得是認輸了或是放棄了最後一絲翻身的希望。其實,就是這種自以為是的想法,害得大家總是抱著滿手的爛股票。目前在股市中懂得「賣出」絕對比只會買進重要。尤其是,當發現行情的行進方向與原先想法不同或是覺得選錯了個股,一定要毅然做出「停損」的决定,才不會愈陷愈深。

回顧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與當下對策 一

回顧一九三○年代的慘痛歷史,可供處理二○○八年金融海嘯所衍生問題的參考,殷鑑每件事情都有其意義,端視你能否領會。
最近由華爾街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嘯與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有若干相似之處,包括風暴發生前的房市高漲、長期信用擴張和股市下跌。
發生在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指1929年至1939年之間美國的經濟大衰退,全球工業國家無一不受其影響,可說是史上歷時最久、影響最深遠的一次經濟衰退。很多人把這次金融大海嘯比擬成一九二九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當時經濟數據不佳,但是災難只發生在美國,這次是全球一起災難,範圍之廣,災害之大,恐怕我們無法想見。
1929年初,狂熱的美國股市如脫韁野馬一路狂奔。10月24日,紐約證券市場突然崩盤,接下來的兩三天,眾財團和總統紛紛為救市出招。此後一周之內,美國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高達100億美元!到11月中旬,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下降40%以上,證券持有人的損失高達260億美元,一般美國人辛勞一生的血汗錢化為烏有。
1929至1933年間,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從73美元跌到8美元,有9,000家銀行倒閉,至少13萬家企業關門。工業總產量和國民收入暴跌了將近一半,商品批發價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貿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占全國勞工總數四分之一的人口失業。
美國大蕭條造成了世界性的經濟影響,使德國、英國和其他工業化國家數以百萬計的勞工失業。由於經濟大蕭條,美國金融公司不得不收回在國外的短期貸款,影響所及,1931年5月,維也納最大銀行、奧地利信貸銀行宣布它已無清償能力,從而在歐洲大陸引起恐慌。7月,德國所有銀行都被命令停業;柏林證券交易所關閉了兩個月。9月,英國放棄了金本位制。在大蕭條的影響下,到了1932年,世界貿易總值減少了一半以上,下降幅度驚人。
事實上,這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災難,一舉摧毀了眾人的希望。經濟停滯一直持續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戰爭對人力和軍火的需求,加上對工業技術的刺激,才進而出現新的經濟復甦時期。
值此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投資人應汲取當年經驗,學習如何去處理類似1930年代大蕭條的危機,不要去管這次金融海嘯是否會演變成另一次的大蕭條。
以1930年代大蕭條為例,股價走跌前的行情高峰出現在1929年9月,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大約到1932年股價才觸底;至於1970年代經濟衰退期,股價走跌前的高峰出現在1968年12月,直到1974年12月才觸底。前兩波跌勢花了好幾年才觸底,不僅如此,由底部翻升所花的時間更長。在大蕭條時期,股價自1929年底一路下跌,三年後觸底,之後緩步回升,直到1958年才重登1929年高峰,前後共29年之久;至於1970年代經濟衰退期,股價直到1992年才攻回1968年底高峰,費時24年才真正復甦。
十年前,台灣遭到第一次通貨緊縮的危機,短短六個月就有將近百家的上市櫃公司跳票,一一地倒閉與下市,當時一年半以來股價指數也是呈現腰斬,而當年因為子公司孫公司護盤與買地過多也造成將近百家公司下市。以此推算,這次金融風暴台灣可能有上百家的上市櫃公司倒閉,你手中的持股可要汰弱留強,否則碰上地雷股,將一無所有。在農曆過年後倒閉潮將發生骨牌效應,若干企業將撐不過去而一一倒閉,更可怕的是捲款落跑族,少數的惡意企業負責人眼看經濟衰退不知還要多久,在明知無法撐過去時,幹脆就捲款跑路,留下一堆的爛攤子讓無辜的投資人及政府去收拾善後。

投資人一定要重視此次金融風暴及其所引起的信用萎縮及經濟遲緩的嚴重性,及早準備各種措施。因為此次的黑暗期會是全球性、長期性,而且有些現象更會變成常態。不能抱著以往一樣的心態,要重新檢視投資環境。沒有人能預測金融風暴如何演變,一定要有各種準備,提早採取一些預防的措施,否則會很難安然度過這場危機。
全球金融風暴造成經濟衰退,各行業都受波及…倒閉潮,失業潮,資產變現潮

即將一一大量湧現。在此階段下投資人應尋求資產瘦身,減少負債,沒有十拿九穩的情況下儘量不要投資,保有工作,日子過得簡單一點,期能讓自己在這一次的風暴下能減少損失,安然渡過,不必急著去翻本或投資。

我們的未來是什麼?請各位看看提供的數據,美國股市從年初到現在,跌了多少蒸發了多少億資金,8.5兆美元是什麼概念?這就是中國大陸05、06、07三年GDP的總和全部白幹了,一個國家的股市跌了這麼多,它所象徵的後續是極其可怕的,那就是一個持續的大蕭條即將來臨。


「現金為王」是現階段投資最高原則,但對存款個人戶來說,「分散、再分散」是保本的必要條件,但只是消極的挑安全的銀行還不夠,接下來,該學習如何在1年僅有2%多的利息中,再多賺一點。而存定存的最有利的方式為:
一、存長不存短 選固定利率:多數經濟學家預測,這波經濟趨緩至少2年,全球央行已一致採取降息政策,中央銀行勢必跟著趨勢走,因此,建議現階段定存族要選擇固定利率,並採取「存長不存短」(選長天期定存,不選短天期)的策略,將利率鎖在高檔。景氣衰退陰霾,籠罩全球,引發各國央行競相降息,經過幾番降息後,目前美國利率已降至1%水準,日本更只有0.3%,如今,英、歐同步大幅降息,讓市場紛紛猜測,全球零利率時代可能即將到來。台幣定存利率在央行連續降息下,一年期利率也只剩下約2%的水準,若不及早去存長天期定存的話,短天期定存在到期一再續存的結果,在可見的未來利率很可能還會再腰斬的。

3分钟让你全面了解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 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运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 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上面 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 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 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 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 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美国七千亿救市大忽悠

内行看门道儿,外行看热闹。咱平民百姓呢,即不懂经济,也不懂政治,就只有看热闹的份儿了。不知道是忽悠呢,还是有人调侃,据说有人询问美国财政部,这七千亿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七千亿就能挽救美国经济于危难之中?美国财政部某官员答曰:七千亿其实仅仅是要的一个数字,目的是要用一个尽可能庞大的数字,来增强人们对市场的信心:政府有的是钱,要多少有多少,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忽悠也好,调侃也罢,不无道理。美国作为民主国家,每一分钱算计的都很仔细,每年的政府预算,都算计的很到位,曾经出现过几次预算通不过,政府要关门的窘事儿。而这次七千亿的方案,据说当初只有三几张纸,后来追加到一百多页,也是国会讨论时附加条款而增加的。要知道,当年小克同志拉链门的调查报告,都印刷了厚厚的好多本;如今七千亿的方案,仅仅三几张纸就把美国人民给打发了,不是忽悠,又是什么呢?

无论怎样,美国的政治家和资本家心里门儿清,谁也不会在这次经济动荡中袖手旁观,每个人都在算计着如何表现自己。政治家要的是政治资本,无非是看对谁更有利;资本家要的是真金白银,无非是看谁更有实力;可怜的普通纳税人和一般投资者,失去的是纳税的血汗钱和投资的血本无归,更有全世界的诸多金融机构和梦想一夜暴富的人们,在美国高智商资本家玩的虚拟市场游戏中,损失惨重。七千亿是不是忽悠不知道,由于七千亿方案一天没过,全世界一天几万亿蒸发了,你不服不行。

不管是七千亿还是多少亿,不管法案如何包装,美国大佬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多少就是多少。国会暂时通不过,那是因为各方利益还没有达成妥协,没准一顿饭的功夫,就变了。昨天你要是抛了股票,今天你就亏大了。七千亿虽说不是个小数目,但毕竟是用七千亿去玩转两万亿甚至更多,美国经济的黑洞到底有多深,谁也说不清。没准通过了这七千亿,美国人信心倍增,房价暴涨,股市狂飚,那政府什么钱都不用花,反而能大赚了一把很有可能。


有人说美国政治衰退了,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了,这是没学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当初说的就是物质丰富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才可以进步到社会主义,而且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愣是有人给发展了,结果呢,走了多少年社会主义还得再回头恶补资本主义,甚至有的社会主义近似于封建主义。

 财政部长保尔森和很多国会议员一直呼吁中国解决货币操纵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在我们国家还没把自己国库理顺的情况下,这种呼吁难以让人信服,还有一点讽刺意味。

美国欠了中国和日本巨额债务,从这两个国家借钱支付伊拉克战争带来的亏空。当美国借钱和消费时,中国人在储蓄,建造基础设施,借给美国钱,以继续美国的自我毁灭。中国人正在为发展而投资,可美国人民正在减少投资。

  美国的行为和拙劣的外交、国内政策正使美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笑柄。美国在向世界推销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的同时,却在国有化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和贷款公司。坐拥大量现金的中国将密切注视美国,盘算着他们将从“火灾受损物资大拍卖”中挑选哪家美国银行和公司。在中国,他们的经济制度被称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而今天的美国看起来是“具有自由市场特点的社会主义”。世界颠倒了个儿。

Thursday, November 13, 2008

Life Is a Gift

Today
before you say an unkind word - Think of someone who can't
speak.



Before
you complain about the taste of your food - Think of someone
who has nothing to eat.



Before
you complain about your husband or wife - Think of someone
who's crying out to GOD for a companion.

Today
before you complain about life - Think of someone who died
too early on this earth.



Before
you complain about your children - Think of someone who
desires children but they're barren.



Before
you argue about your dirty house someone didn't clean or
sweep - Think of the people who are living in the streets.

Before
whining about the distance you drive Think of someone who
walks the same distance with their feet.



And when
you are tired and complain about your job - Think of the
unemployed, the disabled, and those who wish they had your
job.



But
before you think of pointing the finger or condemning
another - Remember that not one of us is without sin.

And when
depressing thoughts seem to get you down - Put a smile on
your face and think: you're alive and still
around.

Too beautiful not to share

There was a blind girl who hated herself because she was blind. She
hated everyone, except her loving boyfriend. He was always
there for her. She told her boyfriend, 'If I could only see
the world, I will marry you.'

One day,
someone donated a pair of eyes to her. When the bandages
came off, she was able to see everything, including her
boyfriend.



He asked
her,'Now that you can see the world, will you marry me?' The
girl looked at her boyfriend and saw that he was blind. The
sight of his closed eyelids shocked her. She hadn't expected
that. The thought of looking at them the rest of her life
led her to refuse to marry him.

Her
boyfriend left in tears and days later wrote a note to her
saying: 'Take good care of your eyes, my dear, for before
they were yours, they were mine.'



This is
how the human brain often works when our status changes.
Only a very few remember what life was like before, and who
was always by their side in the most painful situations.

Monday, November 10, 2008

Malaysia Software Development Center to be transitioned to Satyam Corporation

In an effort to drive Motorola’s strategy, strengthen our competitive position and improve cost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ies, the Home & Networks Mobility business will discontinue operations at the Malaysia Software Development Center, whose primary focus i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for Cellular Networks.



Therefore, Motorola will transition all employees and assets of the Malaysia Software Development Center to Satyam, a leading global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ocated nearby in Cyberjaya, Malaysia. After an extensive 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Satyam is ideally positioned to provide Motorola with superior software development services and the Motorola team with excellent career opportunities.



After the close, Motorola will contract directly with Satyam Corporation for development services on its market leading network management software to continue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its customers. The transition is subject to regulatory and other customary closing conditions, and is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by 31 December 2008. Until the sale is closed, it will be business as usual for the Malaysia Software Development Center team.



This decision is in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Malaysia Software Development Center team and Motorola. We believe that the transition will open career opportunities for these employees and strengthen Motorola’s competitive position in Malaysia.



Motorola is committed to delivering on customers’ expectations without disruption or distraction. The Malaysia Software Development Center provides significant efforts for both internal programs important to customer deliverables and for external Motorola customers, such as Verizon and others. Our commitment to those programs remains constant.

Saturday, November 1, 2008

环保布袋秀





洛杉磯市議會今天通過兩項有關環境保護的禁令,其一是規定與市府有關的機構與建築物內,全面停用俗稱「保麗龍」的泡沫狀塑膠食物容器;其二是二零一零年以後,所有的超市商店禁用以塑膠做為原料的購物袋。

這裡所指的跟市府有關的機構與建築物,例如市政大樓、市府所管轄的水電局、洛杉磯國際機場、港口大廈等。同時,凡是由市府贊助經費的活動或場合也包括在內。

另外,市府全體員工也被要求,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選擇可以重複使用的環保杯、環保刀叉或筷子等。

至於在禁用塑膠袋方面,市議會決議自二零一零年七月開始,洛杉磯所有的超市和商店應全面停止供應以塑膠做為原料製造的購物袋。

換句話說,市民兩年以後出門購物時,必需自備以紙類、帆布或皮革為原料的購物袋,或是在消費場購買可以回收使用的環保購物袋。

Petrol historical price in Malaysia



Malaysia petrol price reduced...another 15 cents.

Malaysia foreign reserved drop...



我国的外汇储备金增加与减少由很多因素决定,例如出口所得,FDI(正正经经进入我国要开厂投资的外资),兑换率。除了这些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热钱了。热钱进来我国,大部分是进入政府债券,但也有些钱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大抄股票和房地产。因此,通过观察我国的外汇储备将大约知道热钱的动向。

热钱通常只有在有赚钱的可能性高时才会进入个别国家,例如有投资主题 (BRIC,MENA),或是有currency gain的可能性。例如我国在2005年宣布不再peg美元(之前是1美元兑换3.8马币),每个人都知道当时马币是undervalued了,将来的方向一定是升值,所以热钱就进来了。

我国的外汇储备金于31/12/2005时是USD70.5 billion;
31/12/2006时是USD82.5 billion;
31/12/2007时是USD101.3 billion;
31/03/2008时是USD120.3 billion (急促增加)。

在31/12/2005到31/03/2008这段期间大家可以看到我国股市非常的牛,热钱/外资大抄股票。

可惜好景不长,我国的外汇储备金从最顶峰的USD125.8 billion (30/06/2008)逐渐下跌到15/10/2008的USD107.6 billion,而且还没有停止下跌的感觉。外资离开我国,所以我国股市也进入熊市。

讲了这么多,结论呢?
我的结论是通过观察我国的外汇储备金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我们可以大约预知下场牛市的到来,并提早做好准备!


History:
我国的外汇储备金记录 (国家银行的资料):

USD70.5 billion as at 31 December 2005
USD70.8 billion as at 13 January 2006
USD71.3 billion as at 27 January 2006
USD71.6 billion as at 15 February 2006
USD72.2 billion as at 28 February 2006
USD72.9 billion as at 15 March 2006
USD73.7 billion as at 31 March 2006
USD74.9 billion as at 14 April 2006
USD75.7 billion as at 28 April 2006
USD78.6 billion as at 15 May 2006
USD78.6 billion as at 15 May 2006
USD78.4 billion as at 15 June 2006
USD78.8 billion as at 30 June 2006

USD78.9 billion as at 14 July 2006
USD79.1 billion as at 31 July 2006
USD79.2 billion as at 15 August 2006
USD79.3 billion as at 30 August 2006
USD79.3 billion as at 15 September 2006
USD79.5 billion as at 29 September 2006
USD79.6 billion as at 13 October 2006
USD79.6 billion as at 31 October 2006
USD79.8 billion as at 15 November 2006
USD80 billion as at 30 November 2006
USD80.3 billion as at 15 December 2006
USD82.5 billion as at 31 December 2006

USD82.7 billion as at 15 January 2007
USD83.5 billion as at 31 January 2007
USD85.1 billion as at 15 February 2007
USD86.9 billion as at 28 February 2007
USD87.3 billion as at 15 March 2007
USD88.6 billion as at 30 March 2007
USD89.5 billion as at 13 April 2007
USD91.6 billion as at 30 April 2007
USD94.5 billion as at 15 May 2007
USD98.4 billion as at 31 May 2007
USD98.4 billion as at 15 June 2007
USD98.4 billion as at 29 June 2007

USD98.4 billion as at 13 July 2007
USD98.5 billion as at 31 July 2007
USD98.4 billion as at 15 August 2007
USD96.8 billion as at 30 August 2007
USD97 billion as at 14 September 2007
USD98.2 billion as at 28 September 2007
USD98.5 billion as at 12 October 2007
USD99.6 billion as at 31 October 2007
USD101.2 billion as at 15 November 2007
USD101.1 billion as at 30 November 2007
USD101.1 billion as at 14 December 2007
USD101.3 billion as at 31 December 2007

USD104.3 billion as at 15 January 2008
USD109.3 billion as at 31 January 2008
USD110.9 billion as at 15 February 2008
USD116.3 billion as at 29 February 2008
USD119.1 billion as at 14 March 2008
USD120.3 billion as at 31 March 2008
USD122 billion as at 15 April 2008
USD124.1 billion as at 30 April 2008
USD125.1 billion as at 15 May 2008
USD125.2 billion as at 30 May 2008
USD124.6 billion as at 13 June 2008
USD125.8 billion as at 30 June 2008

USD125.1 billion as at 15 July 2008
USD125.1 billion as at 31 July 2008.
USD123.7 billion as at 15 August 2008
USD122.6 billion as at 29 August 2008
USD119.1 billion as at 15 September 2008
USD109.7 billion as at 30 September 2008
USD107.6 billion as at 15 October 2008

Baltic Dry Index plummeted below 1000


The Baltic Dry Index measuring rates for coal, iron ore, and grains, and other dry goods plummeted below 1000 yesterday, down 92pc since peaking in June.

The daily rental rates for Capesize big ships have dropped $234,000 to $7,340 in weeks, leaving operators stuck with heavy losses on long leases. Empty ships are now crowding Singapore and other global ports.

"It is extremely serious, " said Jeremy Penn, president of the Baltic Exchange. "Freight rates have never fallen this steeply before. It is telling us that world trade in raw materials has slowed dramatically. Shippers are having genuine difficulty obtaining letters of credit from banks," he said.

The shipping crisis is another blow to the City of London, which earned £1.3bn in foreign receipts from the industry last year. Maritime services employs 14,500 staff in the UK.

It is also beginning to cause strains in Greece, where the yield spread between Greek 10-year bonds and German Bunds rocketed to a post-EMU record of 123 basis points yesterday.

The upheavals on the bond markets came as Iceland was forced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6 percentage points to 18pc by the IMF as a condition for its $2bn (£1.3bn) rescue package.

The draconian terms raise fears that the IMF will apply the same medicine to Hungary, Ukraine, Belarus, Serbia, as well as Pakistan and a long list of other countries that may soon need a bail-out. Critics says the Fund risks repeating errors it made in Asia's 1998 crisis when it imposed a one-size-fits-all contraction policy on the region, causing bitter anti-Western feelings and arguably making matters worse.

A deflationary strategy of this kind could prove counterproductive –or worse – if applied in enough countries simultaneously. It would defeat a key purpose of the rescues, which is to stabilise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The Icelandic krona trad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week, but dealers said it was changing hands at roughly 240 to the euro compared with the rate of 152 to the euro fixed by the central bank.

Ominously for Greec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ts debt has broken its tight linkage with Italian bonds – which traded at spreads of 100 yesterday. The markets are now clearly singling out the country as the most vulnerable of the EMU members.

"This shipping slowdown is a worry for Greece, " said Chris Pryce, a director of Fitch Ratings, which downgraded the country's credit outlook last week. Fitch warned that Greece has a public debt of 92pc of GDP, leaving it no safe margin for fiscal stimulus in a downturn.

"Shipping has overtaken tourism to become the country's biggest industry. They get their finance from other countries, so I think there are going to be a lot of worried bankers in London," he said.

Shipping specialists say 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 and HSBC provide the lion's share of loans for both the bulk goods and tanker fleets, exposing these two banks to further potential losses.

Greek shipping families control a third of the global freight market for bulk goods, with operations split between London and Pireaus.

Mr Pryce said Greek banks had expanded rapidly in the Balkan region and Turkey, with heavy exposure to Serbia and Macedonia. "They saw this as a growth region, but they may be thinking differently about it now," he said.

Michael Klawitter, a credit strategist at Dresdner Kleinwort, said the market flight from Greek bonds marked a dangerous moment for the euro. "There has been a massive widening of spreads. We are no longer having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bout the viability of monetary union. People are really concerned for the first time," he said.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y are looking closely at Greece. Greek banks have been buying all kinds of assets across the Balkans and they are heavily exposed to the housing market," he said.

Greece has a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of 15pc of GDP, the highest in the eurozone. Investors were willing to turn a blind eye to this during the credit boom, but they have now become wary of any country with a deficit in double digits.

Mr Klawitter said Greece is not the only country in the eurozone that is coming under the microscope. "The spreads on what was once rock-solid Austrian debt have reached 90. Investors have started to look at the numbers and they realise that cross-border loans by Austrian banks to Eastern Europe are over 80pc of GDP, and that is really worrying in this turmoil. They have seriously begun to think that one – or several – East Europe an countries are going to fail to get their act together and go the way of Iceland," he said.

BDI drop more than 90%



(吉隆坡29日訊)全球經濟面對陷入衰退威脅,海事貨運看來已預先反映,波羅的海乾貨運價指數(BDI)在週二(10月28日)跌破千點,寫下6年來最低水平,而本地業者大馬散裝貨運(MAYBULK,5077,主板貿服股),或會被波及。
鑒於全球經濟放緩、原產品價格急挫、貸款逐漸收緊,及中國原料需求下降,造成波羅的海乾貨運價指數暴跌,這是該指數自02年8月份以來,首度滑破千點水平,截至週二下跌66點或6.3%,報982點。這道世界性權威指數,在今年5月20日一度創下最高水平1萬1793點,如今卻從高峰滑下超過91%,而年初迄今,挫跌幅度達89%。
全球船運市場都難逃這次不景氣的衝擊,海外不少船運公司走入低潮甚至面臨破產;倫敦的Britannia散裝貨運控股公司,面對嚴重財務狀況;烏克蘭的工業貨運公司(Idustrial Carriers)曾擁有超過55艘拖船,無奈還是在本月宣佈破產。專於船運、能源及原油服務的投資銀行Fearnley Fonds ASA預期,未來2年可能還會有更多原產品船運公司停業。
對本地業者的影響
針對波羅的海乾貨運價指數是否對船運業造成影響,本地報關行不否認此說法,表示對整體領域都會有一定效應,而目前的確看到市場出現放緩現象。
此外,一名本地投資銀行分析員表示,波羅的海乾貨運價指數目前暴跌的情況,看似沒有任何支撐點,可能還有不少的下滑空間。他指出,因為信貸危機,導致船運需求降低,銀行放貸意願不大。
至於本地公司受影響程度,他認為首當其衝會是大馬散裝貨運,因為該公司的運輸貨品主要是原料。「不同船隻規模和種類,船運費會有別,而大馬散裝貨運的船運費率在今年下滑幅度不輕,從6位數縮減到5位數的費率水平。」
截至現財政年次季,大馬散裝貨運的表現尚可以,但他不排除波羅的海乾貨運價指數的大跌,會對該公司即將公佈的第三季和第四季業績帶來影響,特別是船運率明顯縮降。提及指數會否回彈,他相信短期內此願難圓。

Job cuts: Travel

Travel: Airlines have already announced layoffs across the board, but as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continue to scale back discretionary spending on travel, the implications go far beyond flying.

"All the industries under the umbrella of travel are going to be at risk" Challenger said, including rental cars, hotels and even restaurants.

If people are cutting back, trave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are the easiest things to do without, explained Baker. Big restaurant chains will close locations, he said, which means eliminating many wait staff and service jobs, while some smaller restaurants will be forced out of business entirely.

But despite the mostly doom-and-gloom predictions, some say there are some bright spots ahead for American workers.

"Even if you're in an industry where there has been some job downturns, there still can be some opportunities," said Kimberly Bishop, vice chairman of Chicago-based executive search firm Slayton Search Partners.

Bishop suggests focusing on those skills and experiences that can translate beyond the industry in which you work. There are certain roles that every organization needs, she said, and you may be able to fulfill that role in another industry that has more promise.

Job cuts: Autos

Autos: While sales at the Big Three automakers have fallen 20% this year and are likely to tumble further, trouble in the auto sector is not confined to manufacturing. All told, about 2 million Americans work in the industry.

While declining sales will likely lead to more job losses, those in "the tentacles of the auto industry" could be particularly hard hit in the coming months, Pinkowitz said, which includes those jobs at dealerships and suppliers.

Job cuts: Publishing

Publishing: As consumers cut back, advertisers follow, and that means tough times for print publications, including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experts say.

According to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data, employment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has been contracting since the beginning of last year.

But the "grand decline" of jobs in the media industry, which also includes broadcast and digital media, began with the dot-com bust in 2001, noted Heidi Shierholz an economist at the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a research group based in Washington. Now a loss of jobs in traditional publishing is being exacerbated, in part, by the move away from print toward digital media.

"Every time you have a recession it pushes companies that have been holding on by their fingernails out of business," Challenger said. "It clears away an old generation of companies and I think we'll see that with print."

Job cuts: Retail

Retail: Before the credit crunch, retailers were already struggling with soft sales as high gas prices and falling home equity forced consumers to curtail non-essential purchases. Now retail sales are dismal heading into the holiday season. "This could be the weakest holiday hiring season since 2001," said John Challenger, chief executive of global outplacement firm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and that's not good for those employed in the retail industry.

"I doubt we'll see the pick up in seasonal hiring that we'd normally see," Pinkowitz said.

But while department stores and high-end boutiques may be particularly hard hit, discount retailers, like Wal-Mart (WMT, Fortune 500) could fare well in the current climate, Challenger said. Wal-Mart is also the nation's largest private-sector employer, and could be a safe haven for those who work there.

Job cuts: Finance

Finance: Few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are feeling secure about their positions. The latest employment figure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Labor show financial firms have eliminated an estimated 110,000 jobs over the past year through September, and experts say there will be even more losses in the months ahead.

As financial firms reorganize and consolidate, there are going to be a lot more layoffs, Baker said.

"Financial services firms have cut tremendously and I don't think that's over," echoed Lee Pinkowitz, associate professor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McDonough School of Business.

Job cuts: Housing

Housing: Jobs in the housing sector were the first to go when the mortgage meltdown took hold. But with the industry outlook at an all-time low, even more layoffs could follow.

Beyond mortgage lenders and homebuilders, jobs in commercial real-estate and at real-estate agencies will be the next to go, according to Dean Baker,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 in Washington, D.C.

With the worst September for new home sales since 1981, "some of the big [real-estate] chains will do some consolidation," Baker said, "clearly you need fewer offices," Baker said.

Job cuts: Who's next

As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takes hold, employees from Wall Street to Main Street are feeling nervous about their jobs, and with good reason.

As of September, 760,000 jobs have already been lost this year,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And a quarter of U.S. employers expect to make layoffs in the next 12 months,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 by consulting firm Watson Wyatt.

But which industries will suffer the most? Experts say certain sector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layoffs than others.

Golden Bull Awards To 120 SMEs

A total of 120 small and medium scale enterprises (SMEs) won this year's Golden Bull Award, a recognition of their success and achievements.

This year, the organisers,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hd together with Expomal International also introduced two new categories -- the Golden Bull Award Hall of Fame 2008 and the Celcom Golden Bull Excellence Award.

The Top 10 Most Outstanding Bull Award 2008 winners among the 120 SMEs were Home Upholstery Industries Sdn Bhd, Pecca Leather Sdn Bhd, Artmantrix Technology Sdn Bhd, Pathology & Clinical Laboratory (M) Sdn Bhd, Muar Ban Lee Engineering Sdn Bhd, Intotest Sdn Bhd, Target Fashion Sdn Bhd, Digital Furniture Sdn Bhd, Lee Soon Seng Plastic Industries Sdn Bhd and Betamek Electronics (M) Sdn Bhd.

Among the SMEs who won the Celcom Golden Bull Excellence Award were Cheh Hup Sdn Bhd, General System Engineering Sdn Bhd, Teladan Setia Sdn Bhd, Transmarco Concepts Sdn Bhd and Wingkoh Specialty Metals Sdn Bhd.

The award presentation ceremony was graced by Deputy Prime Minister Datuk Seri Najib Tun Razak.

"As the backbone of the nation's economy, SMEs which account for 99.2 percent of total business establishments in the country play a pivotal role in creating more than 65.1 percent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while contributing 47.3 percent to the country'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said Nanyang Press Holdings executive chairman Datuk Paul Leong Khee Seong.

He said the SMEs formed the key sector that the government needed to continuously assist and support with financial assistance through grants and funds.

Speculate New perodua MPV


Speculate New perodua MPV. To be comfirm.....

Proton MPV real spyshots..latest



Proton's new baby news..

Proton's new baby seems to be quite a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oo for the
company. According to one of my spies, this is the first Proton model which
will use Super High Tensile Steel, supplied by Posco, Korea. Even Perodua
has not used it yet, and Perodua's MPV (due end of next year) will not use
it either.

This new material is lighter and stronger than high tensile steel. This is
good because currently the MPV it seems will be using a 1.6L Campro engine.

Proton has been shopping around for new engines, and we heard they even
went to Nissan to check out what they can get.

But so far, the 1.6l Campro engine is confirmed for the time being. Of
course if the 1.6L Campro turbo engine Proton is working on in UK comes out
good, we might see that engine in the MPV.

Another highlight will be the plastic fenders, similar to the ones used by
Nissan in the X-Trail (the model still sold here). Again, this will help to
save weight.

Local blogs have published pictures of the MPV's clay model. My source says
that the MPV looks better than that, but having similarities with the
Toyota Wish is possible as the chief designer drives one, and is very
active in the local Wish club.

Nobody knows how the interior looks like yet, but when Proton first did
their studies on MPV (back when they just launched the Waja), one of the
benchmark vehicles used was the Opel Zafira/Chevrolet Nabira.

The Zafira/Nabira is a good MPV, and the Flex-7 seating is still one of the
best around.

MPV needs good seats, and the seats will have to move around much (folding,
sliding, etc). To date, none of Proton cars have seats that impress me
(except the Recaro, which is not much either) and I hope the vendors will
be able to make good quality seating system for the MPV.

Amazingly, many Malaysians are holding back their MPV purchase to wait for
the Proton's MPV. This can be a double edge sword to Proton. Impress them
and Proton will confirm many loyal buyers, but dissapoint them and Proton
will stand to lose a big chunk of the growing MPV's market.

婚姻的存款

婚姻的存款
緣份是找到包容你(妳)的人

許多以離婚收埸的怨偶,不是怪自己「遇人不淑、識人不漬」,再不就是「個性不合」,或「這不是我要的婚姻」,而無法繼續生活。的確,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與戀愛最大的不同,就是「戀愛看的是對方的優點」,而「婚姻卻是要包容對方的缺點」。所以在決定要不要嫁給(娶)他之前,應該先問自己:我愛的是他哪一個部份?這個部份是他的全部嗎?

其實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相信也沒有一個人是故意不完美的。生或自不同環境的二個人,無論心靈如何契合,都難免會有衝突。與其說緣份是遇到一個能讓自已欣賞與被欣賞優點的人,倒不如說是緣份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願意包容與被包容缺點的人。

那麼怎樣才是正確的婚姻觀念呢?婚姻不是你用來改變對方的工具。所以別說:「為什麼他不再是當初為我改變的樣子,是不是他不再愛我了」,而要自問:「我是否還維持讓他改變的動力?」。婚姻是二人結緣的開始,也表示二人在許諾的那一刻是願意將心門之鑰交給對方的。但如果二人就此以為不必做任何努力,就可讓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實在是在做夢。有這樣想法的人,恐怕下個男(女)人也不會更好。

婚姻須要經營,任何事業可以失敗重來,婚姻卻沒有這種特質!結婚就像是到銀行開帳戶一樣,一開始會先存一筆款進去,表示對彼此的承諾。日後若遇到爭吵或抱怨,就像是從帳戶從提出款項;而如果有些感動或喜悅,就像是存款進去。一個好的婚姻,它的帳戶應該有提有存,而且餘額是越來越多,反之如果帳戶只提不存,一旦餘額低於開戶基數,就隨時有被結清的可能。

要維繫一個好的婚姻並不是不可能的,但關鍵不在於你是否夠幸運能遇到一個不會有問題的伴侶,而是你是否能在相處中學習溝與成長,化危機為轉機。所謂的「溝通」,不是要你說服對方要順從你的想法,而是要瞭解對方的想法,並找出異同之處,求同存異。而「成長」,也不是要一味指出對方的缺點要求他改變,而是要接納對方所指出自己的缺點,從改變自己做起。

以下是將典型男人與女人對感情與婚姻的認知差別列舉一二:

愛情是女人的全部,卻只是男人的一部份,整天浸淫在浪漫愛情裡的男人是沒出息的,因為男人的成就是來自於事業的發達與社會地位的提昇,而不是靠另一半的依賴!至於感情只是消除自己孤寂的。但女人生命的原動力則是來自所愛的一半全心的疼愛,為此女人會願意為他做出任何犧牲,至於工作不過是賺取薪水不致與社會脫節的活動罷了。所以女人常失望於男人無法將她擺在第一位(次於事業,有時還次於朋友),而男人則受不了女人一天到晚要他証明是愛她的。

男人在乎關係,女人在乎感覺。男人的危機意識來自於「關係」動搖,這是為什麼男人最忌諱的是女人的背叛「關係」,一但他認為被戴上綠帽,嫉妒的怒火會讓他失去平日的理智,學歷高低都皆然。女人的危機意識來自於「地位」降低,這是為什麼女人最在意的是自己不是另一半的「最愛」,一旦她認為有別人比她要值得老公的注意與關心,再文靜的小女人也會有驚人之舉的。男人的敏感度由在結婚當天就殘障了,除非他感到有危機才會再度復活。而女人要的只是被捧在手心上疼愛的感覺,不是真要男人捨棄江山,男人何必吝於甜言蜜呢?

男人的溝通靠「說」,女人的溝通靠「感受」。男人認為有不滿就要說出來,對方才能知道,不必猜來猜去;而如果不把不滿說出來!對方更無從改善,所以表達不滿是為了點醒對方、解決問題,是一種善意溝通的樑。女人是不習實有什麼不滿就發洩出來的,往往為了不想破壞感覺與關係,多半會先採容忍的態度。男人要先溝通,才會有好的感覺。女人要先有好的感覺,才願意溝通。夫妻溝通最大的障礙在於語言不同,又不肯屈就對方的語言,結果是連溝通的意願也沒有了。(這也是吵架的由來)。其實男人的怨常只是就事論事,並不是在嫌棄。男人和女人天生在感情世界的行為模式就是不同的,當男人在婚後將熱情冷卻、由浪漫轉為理性生活的同時,女人卻才開始打開心門準備享受浪漫。如果因此而對婚姻失望的人是一級笨,因此而認為換一個男人(女人)會更好則是超級笨。

除非這輩子你都不再相信婚姻~~否則與其等待上帝會帶給你奇蹟~~~還不如學會認識男人(女人)與真正的溝通方法吧~~

Kia Sorento spyshoot


Myvi facelift 2008!